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国学文化 > 诗词歌赋 >

热门推荐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72

  古诗《临洞庭上张丞相》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作品赏析

  【注解】:

  1、张丞相:指张九龄

  2、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3、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4、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5、济:渡。

  6、端居:安居。

  【韵译】: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

  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

  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

  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

  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评析】:

  这是一首“干禄”诗。所谓“干禄”,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

  用。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以

  求录用。诗前半泛写洞庭波澜壮阔,景色宏大,象征开元的清明政治。后半即景生

  情,抒发个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决心。全诗颂对方,而

  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亢不卑,十分得体。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 ),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这首诗是张九龄在荆州任上诗人写给他的。

  前四句是写洞庭湖的名句。八月水涨,湖水几乎与岸平。向湖中看,水天相接,水跟天混合一体,分不清彼此,所以称“混太清”,“太清”指天。但洞庭湖上的水天相混,与一般的水天相接不一样。水天相接,还是水是水、天是天,只是人的视力造成的错觉,这里的水天相混,是水与天混而不分,在水与天之间的一段虚空已包含在湖水里,所以是水和天相混了。“气蒸云梦泽 ”,水面上有蒸发出来的水气,把虚空包含了,这个水气也把整个云梦泽都笼罩了。古代的云梦泽 ,在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江北为云,方圆八九百里,这里泛指围绕着洞庭湖一带。接着第四句写洞庭湖波浪的声势。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称洞庭“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 ”,故称“波撼岳阳城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那儿的岳阳楼是望洞庭湖的胜地。这四句勾勒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湖波的声势。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