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
来源:未知 作者:热门网 浏览:114
嫦娥奔月是远古神话,是我国十大远古爱情故事之一。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嫦娥奔月

外文名
Chang E Flying to the Moon
性质
神话故事
主人公
嫦娥 后羿 逢蒙
来源
《山海经·大荒西经》
目录
1基本介绍
2神话版本
3相关记载
4历史考证
5相关诗词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嫦娥奔月是远古神话,是我国十大古代爱情故事之一。所谓嫦娥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
,是一个神话人物,原型是谁至今尚有争论。东汉之前,无任何资料显示嫦娥与后羿是夫妻关系 ,直到东汉高诱注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 后羿的妻子姮娥,演变为传说中的嫦娥、后羿的妻子。自古以来都有学者认为称为“羿”的有多个,处于不同时期,从而难以判断嫦娥是何人物。
有人认为是月亮女神嫦羲的后裔,也称“姮娥”、“嫦娥”。美貌非凡。姮娥是尧帝时期的神射手大羿的妻子,属江苏人。
有人认为是嫦仪。《吕氏春秋·勿躬》有句云“尚仪作占月”,清人毕沅作注说:“尚仪即常仪,古读'仪’为'何’,后世遂有嫦娥之鄙言。”
有人认为是嫦羲。“姮娥”原先写成“恒娥”,即《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记“生月十有二”之常羲。
古音读羲为娥,逐渐演变为奔月之常娥。《文选》注两引《归藏》,均谓常娥服不死药奔月。知常娥神话古有流传,非始于《准南子》。又《准南鸿烈集解》引庄达吉云:“姮娥,诸本皆作恒,唯《意林》作姮,《文选》注引此作常,淮南王当讳恒,不应作恒,疑《意林》是也”。汉文帝名恒故讳之,知姮娥作恒娥,而恒亦即常之意。《集解》又引洪颐煊云:“《说文》无姮字,后人所造。”
折叠编辑本段神话版本
折叠版本1
嫦娥奔月
《淮南子·外八篇》
昔者,后羿狩猎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其他|嫦娥奔月|吴俊巧艺术
其他|嫦娥奔月|吴俊巧艺术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 [1]
译成白话文为
很久以前,后羿到山中狩猎的时候,在一棵月桂树下遇到嫦娥,二人便以月桂树为媒,结为夫妻。到了帝尧的时代,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烧焦了庄稼,烤死了草木,人民没有了食物。同时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等也开始危害百姓。于是帝尧命令羿将凿齿处死在畴华之野,将九婴诛杀于凶水之上,将大风战败于青邱之泽,射十日,杀死猰貐,将修蛇斩于洞庭,在桑林逮住封豨。万民欢喜,拥戴尧为天子。
后来,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月亮上。后羿听说嫦娥奔月之后,痛不欲生。
折叠版本2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
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译成白话文为:
后羿在西王母娘娘之处得到了能够脱离死亡的仙丹,但是后羿的妻子嫦娥却偷偷的吃掉了仙丹,并奔到月亮上,居住于此,变化为蟾蜍,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月之精灵。
自古就流传说月宫之中有桂树,有蟾蜍。因此记载奇闻异事的书上说,月宫的桂树高有500丈,树下有一个人常年砍伐桂树,但是桂树的创伤很快就会愈合,这棵树怎么也砍伐不倒。砍树人姓吴,叫吴刚,乃河西人氏,因学习仙术时违反道规,被责罚砍伐月宫桂树。
折叠版本3
传说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尧时候的人,神话说,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
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
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后羿带着天帝赐给他的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还带着他的美丽的妻子嫦娥一起来到人间。
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他从肩上除下那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后羿的丰功伟绩,却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到天帝那里去进谗言,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受了委曲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隐居在人间,靠后羿打猎为生。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记载
1993年出土于湖北江陵的王家台秦简《归藏》:归妹曰:昔者恒我窃毋死之□(307)□□(奔)月而攴(枚)占□□□(201)(说明:方框表示的是竹简上无法辨认的字)
《文选》谢希逸《祭月贼》,李善注引《归藏》: 昔常娥以不死之药奔月。
《文选》王僧达《祭颜光录文》,李善注引《周易归藏》: 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五十五)所辑东汉·张衡《灵宪》中记载:“嫦娥,羿妻也,窃西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墉城集仙录·洛川宓妃》(道教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女仙传记,唐末道士杜光庭撰集):吴姮娥获琼药登于月宫,此非独水为太阴之府,而女仙主之,盖其职秩所遇也……吴姮娥,羿妻也,羿司射卫黄帝之宫,入宫得琼药之丹以与姮娥,服,飞入月宫,为月中之官。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考证
折叠淮南子·外八篇
昔者,羿狩猎山中,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
遇姮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豖希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姮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
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
折叠淮南子·览冥训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初学记》卷一引古本《准南子》,于“姮娥窃以奔月”句下,尚有“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十二字,今本并脱去。姮娥即《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记“生月十二”之常羲。古音读羲为娥,逐渐演变为奔月之常娥。《文选》注两引《归藏》,均谓常娥服不死药奔月。知常娥神话古有流传,非始于《准南子》。又《准南鸿烈集解》引庄达吉云:“姮娥,诸本皆作恒,唯《意林》作姮,《文选》注引此作常,准南王当讳恒,不应作恒,疑《意林》是也”。汉文帝名恒故讳之,知姮娥作恒娥,而恒亦即常之意。《集解》又引洪颐煊云:“说文无姮字,后人所造。”
折叠民间传说
民间的传说1
民间的传说又略有不同,大体谓嫦娥偷吃了丈夫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弧寂之心情的写照。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平时我没法下来,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到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表现这一情节的嫦娥图,当是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流泄。
民间的传说2
另一的“嫦娥奔月”是说嫦娥经受不住天上生活的诱惑,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
趁大羿外出狩猎,独自吞食了不死药,嫦娥由于背弃了丈夫,怕天庭诸神嘲笑,就投奔月亮女神常羲,想在月宫暂且安身。可是月宫空无一人,出奇的冷清,她在漫漫长夜中咀嚼孤独、悔恨的滋味,慢慢地变成了月精白蛤蟆,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2]
民间的传说3
后羿是远古时期的国王,力大无穷,勇武善射,但性格暴戾,滥施苛政,弄得民不聊生。后羿想长生不老,他恰好又从王母娘娘那里搞来了可以成仙得道的灵药。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得知此事,为使百姓免受后羿长期的残暴统治,就偷偷把仙药吃了,化作仙女飘向月宫。
折叠嫦娥墓
嫦娥墓位于山东省日照市的天台山上,陪伴在大羿墓的旁边。据说大羿与姮娥开创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演绎出了嫦娥飞天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大羿统一了东夷各部落方国,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由于该国家为众多崇拜太阳的部落方国所组成,在《山海经》中被称为“十日国”。
十日国的地望位于东海之滨的山东省日照市南部(见“《山海经海外东经》地望考证”一文)。现在的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尧王城遗址为十日国的都城。尧王城遗址南侧的天台山(现为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的一部分)。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内还有太阳石、太阳神陵、老母庙、老祖像、日晷等许多太阳崇拜的遗迹。
大羿和她的妻子姮娥(后来演绎为奔月的嫦娥)死后就葬在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内的天台山上。当地人称之为大羿陵。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诗词
嫦娥
唐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 (1)云母屏风:以美丽的云母石制成的屏风。烛影深:烛影暗淡,表明烛已残,夜将尽。(2)长河:银河。渐落:渐渐西沉。晓星:晨星。沉:落。(3)应悔:定会悔恨。偷灵药:指偷长生不死之药。(4)夜夜心:因为孤独而夜夜悔恨。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柳枝
五代,和凝
鹊桥初就咽银河,
今夜仙郎自姓和。
不是昔年攀桂树,
岂能月里索嫦娥。
诗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
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4.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9.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11.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3.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参考资料
1. 嫦娥奔月 . [2014-5-27]
2. 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 . [2015-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