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53
徐达和常遇春是朱元璋的左榜右臂。常遇春更自称将兵十万横扫天下,大有汉朝时焚侩自请十万兵扫匈奴的气概。但朱元璋经深思熟虑还是选择了徐达为帅,徐达也不负众望,一举将元朝打回老家。中国历史上历来是由北方政权统一南方,而徐达却开创了由南方政权统一北方的先河。
徐达长于常遇春的地方有两点,一为智谋,二为战略眼光。常遇春有猛张飞之勇,作战身先士卒,威震敌胆,可惜勇而无谋,开封战役被元将脱金龙以诱敌深入计包围,几被生擒,幸亏明军战斗力强大,死战突围,才侥幸而归。而且常遇春自恃勇猛,轻视火器等科技,天荡山一战攻蒙古人回回炮阵地,险些中炮丧命。相反徐达却极有智谋,对开封只围不打,并不断以小股部队骚扰对手,待敌人完全疲惫后方才发起进攻。一举拿下开封。同时,徐达高度重视火器制造,为骑兵广泛配置火龙枪,以弥补明军骑兵在骑射上与蒙古骑兵的差距,并广泛使用火炮用于对蒙古人作战,制定了火枪,火炮,骑兵,步兵协同作战的战法。以优势火器大破扩敦贴木儿八万色目人军队,一举收复甘肃青海。并以攻心战迫使西藏各部臣服明朝,真是钢柔并济。另外,在战略眼光上,徐达也高出常遇春一筹,常遇春痛恨蒙古人,大军所到之处将蒙古人色目人尽数杀戮,徐达却不同,对归降的蒙古人一律善待,并安抚百姓,使许多城池自动归附。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在军事战略上,徐达对明朝也有卓越贡献,他提出的卫所屯田制度被朱元璋所采纳,几乎沿用整个明朝。朱元璋曾赞此制度“养兵百万,不费国家一粒钱粮。”这使明朝得以以6000万人口养活了200万的庞大常备军,有力的巩固了国防。明朝历代皇帝昏庸者多,但国家却能维持近300年。其中军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