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97
(一)
结束了少林寺的杂役生涯,许世友回到了生养他的故乡--湖北省麻城县泅水店许家村(今属河南新县),投身到我党领导的农民运动中,担当起革命赋予他的第一职务--乘马岗六乡农民义勇队大队长兼炮队队长。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母亲见儿子长大成人,该成个家了,就四处托亲拜友张罗这事儿。不久,母亲为许世友物色了一位名叫朱锡明的邻村女子。锡明属虎,1901年出生,比许世友年长4岁,天生丽质,勤劳,本分,是村里的妇救会会员。许世友是个大孝子,又加上父亲早逝,就更加孝敬母亲。既然母亲看上了这姑娘,许世友也就谨遵母命依了娘。
1924年春天,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在娘的操持下,许世友雇一顶花轿和几个吹鼓手,将朱锡明热热闹闹地娶回了家。婚后,小两口感情甚笃,日子过得和谐美满。
可是,许世友与朱锡明仅度过三天如蜜的日子,就接到了作战命令。告别母亲和新婚的妻子,许世友率部投入了战斗。母亲和锡明在家做军鞋支前,有时还参加洗衣队上前线慰问。在那硝烟滚滚的峥嵘岁月里,锡明只能深更半夜偶尔与丈夫团聚。
朱锡明与许世友共生了三个男孩,乳名都叫"黑伢",前两个都夭折了。生下第三个男孩,许世友仅见了一面,便迎着阵阵枪炮声,率部撤离鄂豫皖根据地,转入遥远的战场。此后,音讯杳无。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长到3岁了,还没有名字,许母和朱锡明都在盼着许世友回家给取名哩。可是,一天天过去,始终等不来许世友的身影。后来,干脆也叫了"黑伢"。
兵荒马乱,战火纷飞。许母也不知道儿子是否还活在世上,听着孙子的喊叫,常常与锡明四目相对,无语凝咽。花落了又开,草枯了又荣,许世友依然杳无音信。果敢的许母终于咬了咬牙,自作主张为儿媳找了一位老实的庄稼人夏昌文。经人左劝右劝,朱锡明顺从了许母,留下黑伢跟奶奶苦度时日。
朱锡明改嫁后,没有再生孩子,有事没事常回到许母身边,与许母聊聊天,帮着做些家务。十几个春夏秋冬过去,黑伢长成了十几岁的小伙子。许母的头发全白了,她再也不盼儿子了,全当他死了。可就在这时,全国解放了,许世友的名字登在报纸上,他当了大官,是山东军区司令员。
朱锡明得知许世友还活着,既高兴,又惆怅。高兴的是,自己深深思念的亲人还活在这个世界上,惆怅的是自己已另有所属。而许世友在此之前因误听传言,以为锡明已死,已重新组成了家庭。原来,许世友出征不久,就听到传说,由于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反动武装疯狂报复,对苏区进行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母亲和小妹离家逃难,生死不明,妻子和儿子不幸身亡。兵荒马乱的年头,许世友重任在肩,也无法去核实传闻真假。其实,朱锡明并没有遇难,而是带着孩子同许母、许世友的妹妹一道,背井离乡,四处流浪。一段时间里,为了照顾染病的许母,拉扯年幼的小妹和孩子,朱锡明每晚去乱坟场扒死人的衣服,回来做成鞋子和袜底卖,然后换点粮食,这才保住了一家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