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86
冯玉祥将军曾由衷地赞叹:“飘萍一支笔,胜抵十万军!”他还夸赞邵飘萍“主持《京报》,握一枝毛锥,与拥有几十万枪支之军阀搏斗,卓绝奋勇,只知有真理,有是非,而不知其他,不屈于最凶残的军阀之刀剑枪炮,其大无畏之精神,安得不令全社会人士敬服!”
独斗张作霖
1926年4月,张作霖部队进入北京,接管了北京政府,将支持冯玉祥的国民第一军、多次谴责张作霖亲日卖国的邵飘萍列入黑名单,下令以“鼓吹赤化”罪名逮捕邵飘萍。
邵飘萍与张作霖结怨甚多。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1918年2月,张作霖抢劫政府军械时,邵飘萍就撰写发表过一篇报道《张作霖自由行动》:奉天督军张作霖,初以马贼身份投剑来归,遂升擢而为师长,更驱逐昔为奉天督军现为陆军总长之段芝贵,取而代之。“张作霖”三个字乃渐成中外瞩目之一奇特名词。至于今所谓“大东三省主义”,所谓“奉天会议”,所谓“未来之副总统”,所谓“第二张勋”,时时见之于报纸,虽虚实参半,褒贬不同,委之马贼出身之张作霖亦足以自豪也矣。消息传来,此当中原多故、西北云扰之时,张督军忽遣一旅之师,截留政府所购枪械二万余支,陈兵滦州,观光津沽。当局莫知其命意,商民一夕而数惊。
这篇报道文字虽少,但言简意赅,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马贼出身的军阀张作霖的嘴脸,当时张作霖就对邵飘萍气得牙根直痒痒。
邵飘萍还干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他间接促成张作霖的部下、东北虎将郭松龄于1925年11月24日宣布倒戈,策动滦州事变,与冯玉祥联手讨伐张作霖。《京报》为此发表了大量历数张作霖罪状,声援郭、冯二将军的新闻、评论。这件事自然把张作霖更得罪狠了。
一不做二不休,是邵飘萍的个性。12月7日,上面满载着左右时局的重要人物照片的《京报特刊》以厚厚的铜版纸推出,在每个人物下面,邵飘萍亲自撰写了介绍语,比如:“保护京畿治安京畿警卫总司令兼京畿警察总监”鹿钟麟,“时势造英雄首先倒奉”之孙传芳,“通电外无所成自岳州赴汉口”之吴佩孚,“东北国民军之崛起倒戈击奉”之郭松龄,“忠孝两难”之张学良,“一世之枭亲离众叛”之张作霖,“鲁民公敌”张宗昌,“直民公敌”李景林,“甘心助逆”之张作相等。
一纸风行天下惊。这份《京报特刊》一出,阅者读之解气,无不称快,甚至流播到前线,奉系军心为之动摇,起到了攻心战的作用。
张作霖对邵飘萍恨怕交加,他决定先采取“银弹策略”,汇款三十万元公然收买《京报》。邵飘萍嗤之以鼻,当即将银钱悉数退回,《京报》上攻击张作霖的火力不仅未减弱,反见其增。1925年12月23日,郭松龄的部队遭到奉军和日军的联合夹攻,兵败被俘后遭枪杀。邵飘萍闻讯之后悲愤莫名,立刻向读者揭露张作霖勾结外敌、残害同胞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