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历史解密 >

热门推荐

雍正时期两位高官的“大降级”:年羹尧与隆科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90

隆科多画像

  最后一步是勒令年羹尧自裁。年羹尧调职后,内外官员更加看清形势,纷纷揭发其罪状。雍正以俯从群臣所请为名,尽削年羹尧官职,并于当年九月下令捕拿年羹尧押送北京会审。十二月,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审判结果,给年羹尧开列92款大罪,请求立正典刑。其罪状分别是:大逆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3条,专擅罪6条,忌刻罪6条,残忍罪4条,贪婪罪18条,侵蚀罪15条。叱咤一时的年大将军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告终。

  隆科多:畅春园外 三间黑屋

  隆科多对雍正的疑忌不是不知,也想自留退路,于1725年底主动提出辞去步军统领一职。这一招正中雍正下怀,他早就不想把这个要职留在隆科多手里,而且准备让与隆科多不甚亲密的巩泰来接手这个职位。以准许隆科多辞去步军统领一职为契机,雍正开始公开打击隆科多。恰巧到了雍正五年,隆科多“私藏玉牒”的事被人告发了,于是雍正下令逮捕了隆科多,并专门在畅春园外盖了三间小屋,将隆科多囚禁在里面。

  “玉牒”是皇帝的家谱,上面有每位宗室成员的名字,以及对该人的“评语”。隆科多为什么要“私藏”一个抄本呢?揣度起来,大概是想“保存”康熙有关“立储”的信息,譬如康熙对皇十四子胤禵的评点。这“玉牒”,对隆科多肯定有用,不然他就不会“私藏”了。隆科多私藏它,是想证明自己对雍正继位有“扭转乾坤”之功,是想让雍正知道,他知道的“隐情”更多,使雍正对他有所忌惮,不敢轻易下手。而这自作聪明的举动,恰恰为雍正提供了惩处他的“借口”。1727年,诸王大臣会议定隆科多四十一条大罪,比如,交结、庇护年羹尧之罪。最终,“隆科多免其正法,于畅春园外造屋三间,永远禁锢”。其赃款数十万两,于家产中追补。长子岳兴阿被革职,次子玉柱被发往黑龙江当差。1728年夏,隆科多于幽愤中死去。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