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60
明太祖创明“生殉”陪葬制
明代后宫中还长期保留着以妃嫔、宫女为死去帝王作“生殉”的陪葬制度,这应该是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明朝小史》卷3记载,朱元璋死后“伺寝宫人尽数殉葬”,为他伺寝的40余名妃嫔全部陪葬于孝陵(目前基本探明陪葬方位)。其后,成祖的长陵也有从殉妃嫔30余人,仁宗的献陵有7名妃嫔陪葬,宣宗的景陵则由10名宫人“殉节从葬”。妃嫔殉葬时,其状甚惨。明成祖死后,宫人殉葬者30余人,全部逼其上吊自杀。为明宣宗生殉的10位宫妃中,有一人名郭爱,进宫不到一月,就被迫作了殉葬人。直到明英宗临死前才废除了宫殉之制。为缓和矛盾,明朝对生殉宫人的家属一般都会给予一定的待遇。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明朝第八代皇帝。英宗长子,被立为太子。英宗死后他继位,年号成化。
宪宗即位后,平反了于谦冤案,恢复代宗帝号。但他重用宦官汪直等专权,又宠幸万贵妃。宪宗两岁时,由比他大十七岁姓万的宫女服侍,十八岁继位时,封她为妃,获宠甚厚。次年,生一子,进封贵妃。不久,儿子夭折。她为了争宠,此后,凡嫔妃怀孕,她都设法使他们堕胎,甚至残害。宫女纪氏怀孕,宫人伪称她是腹胀病,万贵妃把她囚禁冷宫"安乐堂"。纪氏在此生下小皇子后,由太监张敏将婴儿密藏喂养。后来张敏乘为宪宗梳头之机说出真情。宪宗惊喜万分,迎回皇子,取名祐樘,立为皇太子,晋封纪氏为淑妃。不久,淑妃和张敏先后暴死。太后就亲自带养太子,才使其安全地生活在宫中。1487年八月,宪宗病死,在位二十三年,终年四十一岁,葬于茂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