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62
乾陵:一个无奈女人的无字碑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曾经当过女皇的武则天离开了人世。
刚刚复辟成功的唐朝君臣赶紧公布了所谓的武则天遗书。因为朝廷不愿意承认武则天的皇帝地位——就像朝野上下正在拼命去除横亘在大唐王朝中间的二十一年“大周”王朝的痕迹一样,武则天的这份遗书不叫“遗诏”,而被称为“遗制”。在其中,武则天宣布了三点“遗愿”:第一,重申自去帝号,自愿做回“则天大圣皇后”;第二,“祔庙”,也就是把自己的牌位放到李唐皇室的宗庙中;第三,“归陵”,武则天主动要求和丈夫唐高宗李治合葬在一起。
根据武则天的“遗愿”,唐朝君臣很快就将武则天的灵柩葬入了唐高宗的乾陵。
唐朝开始了系统的“去周化”运动,有组织地清除武周王朝的记忆,仿佛那段历史压根儿就没有存在过。“武周皇帝”变成了“则天大圣皇后”,又慢慢被简化成了“则天皇后”,淡出了人们的话语。。
我曾经跑到距离现在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五十公里处的乾陵,瞻仰一代女皇的陵寝,看看引发争议的“无字碑”。我惊奇地发现,这座唐朝最大的帝陵的正式名字是“唐高宗乾陵”。之后各朝官府都是以唐高宗陵寝的地位来对待、保管它的。而武则天只是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附葬”在丈夫的身边。如果游客不是来之前就知道在这块土地下面长眠着武则天,陵区内没有一个标志物宣告这是武则天的陵墓。一代女皇武则天竟然没有自己的陵墓!有人可能会争辩说乾陵是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但那更多是自欺欺人的说法。历朝历代附葬在皇帝陵墓中的皇后很多(许多帝陵中还葬着不止一位皇后),我们能说这些皇后都有自己的陵墓吗?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叱咤政坛半个多世纪的伟大女性,终究逃脱不了男权附属品的地位,这对武则天来说是多大的悲哀啊!
乾陵司马道东侧耸立着巨大的无字碑。有考古人员宣称这块留给武则天的石碑上曾经刻满了预备写字的方格子,可是后人始终没有发现其中的碑文。武则天的无字碑为什么没有字呢?有人说这是在夸耀武则天的功绩难以用文字形容;有人说这是在骂武则天坏事做绝,恶行罄竹难书;也有人说,这正是武则天高明的地方。她留下一块无字碑让后来人去自由评说。这三种说法都不对。我们只要看看饱经风霜、满目疮痍的无字碑,再看看它的西边、唐王朝给平庸的李治立的做工精湛的“述圣纪碑”,再联想到武则天在这片陵区的附属地位,就会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