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54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内战完全结束之后,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在这场以汉族官僚集团为中心的进步改革当中,在中国历史当中正式出现了左中右三者的政治倾向,简单划分,曾国藩,张之洞等居中,左宗棠,沈保桢一派偏左,而恭亲王,李鸿章则是很确定的右派领袖,三者的政治倾向在其对外来文明的对待态度上是各具特色的,中间派立主西学为用,中学为体;右派则极力推行全盘西化,李鸿章是主张全盘西化的,但是这个人权谋之术非常高明善于隐匿;左派则把重心放在了吸收先进文明,自力更生寻求改革道路之上!
三者各自筹办了不少现代工业及军队,比较有代表的以江南制造局与马尾造船厂,中间派因为“天津教案”偃旗息鼓就不多谈,江南制造局与马尾造船厂模式相近,只是前者越走就越落在时代之后,而后者却是激情澎湃越发生命!如果不是左宗棠走得太早,后来也许中国的历史不会那么悲哀,就财力而言李鸿章能调动的财力远胜左宗棠,可是其右翼本质决定了他绝对不会真心全意的去热心进步改革,他热心的只是他的地位及财富!这也是中国左右两大阵营最根本的区别。
提到现代工业就不能不说福建水师,因为军舰是那个时代最高层次的工业集成实体,福建水师创立之初走的也是北洋舰队的模式,一个字,买,可是在根基打下之后,由全头是买逐步转变为买主造辅,更慢慢走向自主建造,两大中流砥柱在买和造的倾向上已经出现了严重分歧,李鸿章在权谋上的高明更是在这一点上显露了出来,造是非常耗费的,而且自主制造所能带来的效果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挥出来的,所以在这个问题无疑李鸿章是非常高明的,他选择韬光养晦一心积累财富,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为他的政治团队积聚了强大的财政基础,这一点,左宗棠输给了他不少,可是,正是李鸿章的这种行为导致了最高权力对他产生了怀疑,这样的结果在甲午战争之后,淮系团队一朝崩析!左宗棠与李鸿章的不同选择在政治上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慈喜实际上是很恨左宗棠的,江南地区是当时的国库主要来源,左宗棠几乎独揽一方财政,大半个中央朝廷都对他非常不满,但是却又没有理由弹劾他,钱都用在了国家利益之上,没有谁能挑得出他的把柄,更有些保守派大臣以耗费过重为由多次要求关闭马尾造船厂,从此足可见自主建造是多么的困难,这是一个可以把手烧掉的烫山芋,而他并没有放弃更没有退后,一力苦撑;而李鸿章避重就轻的行为就可以看到他在政治上的手段高明,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财富之上,既不得罪人,又能得到保守派的支持。在1880年之前其实福建水师就已经是亚洲第一了,只是这只舰队的领袖太过清高,没有任何一个文人能不厌烦他,所以在舆论眼里这只亚洲的无冕之王是没有任何理由给它加冕的。在财政问题上就不能忘记一个小人物,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