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文史百科 >

热门推荐

勾践剑千古不锈之谜 揭秘越王勾践剑发掘始末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81

  导读: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一号楚国贵族墓中,出土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考古人员在墓主人身体的左手边,发现一柄装在黑色漆木箱鞘内的名贵青铜剑。青铜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绳缠缚,剑首向外形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经研究人员考证,此剑即为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剑。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这一历史时期,列国争雄,峰烟四起。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诸候国一百四十多个。涌现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以及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春秋晚期的著名军事霸主。

  春秋时期,为了应付连绵不断的战争,各诸候国不断改进和大量制造各式各样的武器。各国都拥有一批铸造青铜剑的能工巧匠。地处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由于近海,陆地上水网纵横,不利于车战,因此步战及近战利器——青铜剑便成为兵器中之翘楚。春秋晚期,吴、越两国涌现出诸如欧冶子、干将、莫邪等当时及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铸剑能手。吴、越铸造的名贵青铜剑,坚韧锋利无比,威披天下、声震各诸候国;这些名剑被载入史册典籍《吼山勾践石刻像》,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其无论铸造工艺还是实战价值,均堪称中国宝剑铸造史上辉煌的巅峰。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越王勾践剑发掘过程

  2500年过去了,这些冠绝华夏的春秋奇宝、青铜利剑被尘封土掩,匿迹于历史的漫漫风烟之中。千古名剑何处觅影踪?这就不能不提到当时的楚国。楚本是江、汉流域的一个蛮族国家。西周时,楚在南方崛起,活动在丹阳(今湖北秭归)一带,成为周王室的劲敌。公元前689年,始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楚国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经常对邻近诸候国发动战争。先后灭了45个诸候国,在"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中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霸主角色。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昔日的强大王国终于被历史的尘土掩埋。人们对它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历史书中为数不多的记载,对它的经济、文化具体面目以及它与长江下游吴、越等邻国关系的认识,也一直是模糊不清的。20世纪的今天,随着湖北江陵望山沙冢楚墓群的发现,考古学家的小铲子又将尘土掩埋的历史重新揭示了出来。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