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野史秘闻 >

热门推荐

改变中国历史的三次大饭局 饭桌也能改变历史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85

  过去有这么一句话:“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这说明,在特定的中国文化中,“革”命和吃饭绝对不是两件孤立的事情,至少在古代不是。许多重大政治事件,往往都是在饭桌上解决的。而且这些饭局,往往都杀机重重,“革”掉几条性命是常有的事。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就差点在一次宴会上被两个兄弟用毒酒革掉小命。

  所以,饭桌也可以改变历史,筷子也可以涂改史书。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次非常著名的饭局,就是在推杯换盏之间修改了原本要驶向另一个方向的历史车轮。

  一、鸿门宴

  秦朝末年,刘邦项羽各自攻打秦王朝的部队,根据事前的约定,先击败秦军进入咸阳的就有资格在关中称王。令社会各界大跌眼镜的是,综合实力远远不如项羽的刘邦却率先进入了秦都咸阳,更令令社会各界大跌眼镜的是,贪财好色的刘邦进入咸阳之后,居然远财宝,避美女,并且还和当地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常言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刘邦的重大转变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强烈反响,他为什么在一夜之间就由流氓转变为了君子?他转变为君子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显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但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刘邦这样做显示了他不同寻常的志向。有了这样的结论,项羽就起了杀心,他决定向刘邦发起致命的攻击。刘邦先破咸阳(秦始皇的都城),但刘邦兵力不及项羽,项羽大怒,派当阳君击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一场恶战在即。


  刘邦从项羽的季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大吃一惊,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拨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刘邦部下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