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野史秘闻 >

热门推荐

被蒋介石残酷杀害66位家人的开国大将都有谁?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76

  解放前夕,徐海东被送到苏军控制下的大连,在那里治疗休养9 年。1955年,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翌年移住北京治疗休养,并在党的“八大”上当选中央委员。他常年要靠吸氧维持生命,却仍领导编写战史。“文革”开始后,他受到了冲击。1969年中央“九大”召开时,毛泽东仍提名要徐海东参加。在这次大会上,他又当选中央委员。翌年秋天,因战备疏散需要,他被送到郑州治疗休养。1970年3月,徐海东因病不幸去世。享年70岁。

  徐海东是一个从农村贫苦窑工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高级将领。他一生的经历,完全能绘成中国革命战争最生动的一个画面。近代中国因阶级压迫造成的深重苦难,在徐海东身上有最鲜明的体现。他年轻时,有一次挑着瓦盆到外乡卖不出去,冻饿交加晕倒,幸亏一位农妇给了碗热粥才能活下来。苦大仇深的他,一旦听到共产主义的宣传,便会为改变自身和本阶级的地位而拼命战斗。代表反动地主豪绅利益的国民党当局,不但残酷镇压这些反抗者,对他们的家属也进行株连报复。

  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到陕甘苏区采访徐海东时,听到“国民党军一共杀了徐家66 人”,感到异常震惊。他的“27个近亲,39个远亲”、“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甚至婴孩都给杀了”,斯诺就此懂得了什么是中国的阶级战争。

  当时。蒋介石亲兼武汉“剿总”总司令,在鄂豫皖边区实行残酷的 "三光"政策,由此大别山区成为坚持革命武装斗争最长的地区之一,杀掉一茬又生长出一茬。红四方面军撤走后建立了徐海东领导的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五军长征后又建立红二十八军,抗日战争中这里又建立起新四军的江北部队和五师。正是由于有徐海东这样的成长于鄂豫皖血泊与烽火中的老战士,才有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并在党的史册上用鲜血写下了光荣。

  红军初建时,徐海东虽当过正规军的班长、排长,但毕竟缺乏组织大部队的经验,是靠边打边学,用鲜血交的学费。当时部队火力很差,农民战士普遍缺乏战斗经验,他从当队长起,直至当军长,都是在最前线指挥,并亲自带领战士冲杀,先后9次负伤。当副军长时,他在火线上被子弹从左眼底下打入,从后颈穿出,抬下阵地后第5天才醒来。他苏醒后的第一句话就问:“现在几点了?部队该出发了吧?”身边的护士周东屏回答:“四天四夜人事不省,真把人急死了!”徐海东却不在乎地说:“我倒睡了个好觉。”这位名叫周东屏的护士后来成为徐海东的夫人。

  徐海东参加革命只是为阶级的解放,个人日后的目标仍是当个普通劳动者。他虽当了军团长,还向新交的外国朋友斯诺说:我做窑坯又快又好,革命胜利后,我仍是个有用的公民。通过在大别山多年的战争实践,徐海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往往与敌人一接火,就能判断出对手的兵力和火力情况。1934年春,他在皖西葛藤山作战时,以不足2000的兵力一举歼灭追来的敌军两个团。被俘的敌军师长柳树春对此十分不解,便问他:“你是黄埔几期?”徐海东笑着说:“我既没听过保定的课,也未入过黄埔的门,我是青山大学毕业的!”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