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62
二、明朝第二世皇帝,即建文帝朱允炆没有进入“十三陵”。
建文帝朱允炆做皇帝不久,其四叔燕王朱棣在北京发难,兵戎相见,从北京杀到首都南京。大兵很快攻进皇城,建文帝朱允炆无可耐何,便从皇城的角门逃之夭夭。燕王朱棣打进入皇城时,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不知他逃往哪里。尽管后来朱棣派人四处寻找,但是依然不见踪影。建文帝不知所终,不仅在北京没有陵墓,即便在南京也没有陵墓。
三、明朝第七世皇帝景泰帝朱祁玉没有进入“十三陵”。
公元1435年,九岁明英宗朱祁镇继皇帝位。公元1449年,蒙古瓦刺首领也先进攻大同,大太监王振怕自己的家乡蔚州有失,鼓动明英宗亲征。可是几场战役大败之后,在土木堡皇帝朱祁镇也成为了蒙古人的俘虏。消息传到京城,就立了他的弟弟朱祁玉为监国。当时一代名臣于谦为兵部尚书,主张抵抗。又因也先多次用皇帝来威胁明朝,于是就立朱祁玉为帝,以免了蒙古也先的勒索。
朱祁玉年号景泰,史称明景帝。景帝好生为难,真是让英宗回来也不是,不回来也不是,便问计于于谦。于谦认为,如今大位已定,没有什么怕的,于情于理还是要接回英宗。就这样,景帝接回了英宗,尊为太上皇,软禁在南宫。到了景帝景泰八年,景帝朱祁玉患病,让大将石亨扶持太子主管朝政。石亨和宦官曹吉祥等几千人到了南宫,毁墙破门,救出了英宗。英宗第二次做了皇帝,石亨、徐有贞、等人皆被封爵赐官,而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都被杀害。
当时景帝在位期间,也在十三陵修建了陵寝,当时是寿宫,他的一个皇后杭氏死了之后,就在庆陵所在位置修建了陵寝,当时的杭氏也葬了进去。英宗第二次做了皇帝之后,就把景帝封为成王。这样景帝就丢失了皇位,死后也就不能按皇帝的身份葬进皇家的十三陵。景帝死于公元1457年,时年仅三十岁。死后葬在北京西郊的金山。
除了上述的三位皇帝外,明朝其余的十三位皇帝均葬在位于北京昌平北面天寿山,因而也就有今天的北京“十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