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80
据说,礼部为操办这次婚礼,还专门搞了一套特殊的婚礼仪规,洋洋六大册,称为《国母大婚典礼》,极为隆重,中外文武百官都上表称贺,蔚为盛事。就连远在浙东海岛上的南明抗清名将张煌言也风闻此事,特意写了一首诗:“上寿觞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这就是说,太后的寿酒变成了婚宴的喜酒。
但是,多尔衮死后,旋即被人告发谋逆,遭到无情的政治清算。孝庄的地位却越来越尊崇,由皇太后而太皇太后,自己反思起来也觉得改嫁一事荒唐,对不起前夫皇太极,无颜相见于地下。所以,她不愿死后被送回盛京与太宗皇太极合葬,才嘱咐孙子康熙,将其葬于东陵。该陵建于风水墙外,即寓有贬抑之意,要罚她给皇家看守门户。如此等等,传说不一而足。
在封建时代的中国,普通的民间寡妇茹苦守节,会受到表彰,立牌坊。如若再嫁,则难免遭到亲邻的非难物议。何况作为尊贵的皇太后绣球重抛,梅开二度,当然是惊世骇俗的旷古奇闻。此说一出,即广为流传,到民国初年便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举凡谈前清掌故,莫不津津乐道,几同信史,以致后来有不少学者批评《清史稿》未能“秉笔直书”此事,为其阙失之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