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63
孙中山自与卢慕贞离异之后,一直想念着结发妻子,常常吃不香,睡不宁。这时,一位伟大的女性走近他的身边,这就是1914年开始担任其秘书的宋庆龄。共同的志趣和革命理想培植了他们之间的感情,但他们的婚事却遭到宋庆龄父母和孙中山周围一些人的反对。卢慕贞知道后,即托人写信给何香凝(廖仲凯夫人),请她帮助成全孙、宋两家的婚事。经过一番努力,1915年,孙中山终于与宋庆龄园满结合。在正式结婚前,孙中山曾写信征询卢慕贞的意见。卢慕贞接信后即吩咐孙科取过一支崭新的钢笔,在信上写下一个简单的“可”字,并述说了自己未能支助孙中山的内疚心情,表达了她深明大义,鼎力支持孙中山事业的无比宽广的胸怀。这件事在当时的许多革命同志中传为美谈。
孙中山虽然与卢慕贞离了婚,但仍一直关心着她。他不时送钱送物或派人回乡慰问。卢慕贞在乡间时常参与兴办学校、救济穷亲等福利事业,每每写信向孙中山要钱,无不得到应允。护法战争期间,孙中山回粤主持军政,与宋庆龄常抽空去看望卢慕贞。在国事繁忙的日子里,他仍不断写信给卢慕贞。在翠亨中山纪念馆里,至今保存着他写给卢慕贞的6封信,每一封都洋溢着他对卢慕贞的款款深情。孙中山在信封上郑重地写上“卢夫人收”,信内称卢慕贞为“科母”,自己署名为“科父”,有的使用他结婚时的名字“德明”。1917年,孙中山由粤军总司令许崇智陪同前去澳门看望卢慕贞,看到卢慕贞住所简陋,即另买一套房子给她。(后来,原由孙眉出资建造的“孙公馆”扩建完工,卢慕贞迁去居住。1931年,房子因附近火药局爆炸波及损毁,1933年孙科再重建,即澳门巴士底街第一号。l952年,卢慕贞逝世后,被开辟为“国父纪念馆”)
卢慕贞对孙中山也同样怀着深情,默默地支持着他的事业1924年初,孙中山在广州创建黄埔军校。卢慕贞闻讯,即把自己养女的丈夫送去,随后又动员和支持村中10多位青年投考黄埔军校。她一如既往地照顾着孙中山在乡间的亲属,特别对孙中山的姐姐孙妙茜,她一直照顾她至新中国成立以后。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卢慕贞在澳门悲痛万分。她请人代笔,发表悼念文章,称孙中山为“伟大的精神、伟大的人格”。她与宋庆龄互敬互爱,姐妹相称。她时时告诫儿子孙科要尊重继母。宋庆龄总是亲昵地称孙科为“阿科”,情感和睦。她多次与孙中山一起去看望卢慕贞,并留下了珍贵的合照。
孙中山逝世后,卢慕贞一直住在澳门,秉承着孙中山的遗愿,关心着祖国的命运。抗日战争爆发初期,中山县召开抗日救国大会,卢慕贞特地叫人用轿子抬着自己赶到县城参加大会,并倾力捐助抗日团体。我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成立之后,多次派人到澳门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卢慕贞家中常常成为联络点,她曾经接待过我珠江纵队的领导人林锵云、刘田夫等人,并给予各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