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野史秘闻 >

热门推荐

满清八旗的由来 清朝为何称自己的军队为八旗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65

  八旗又有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区别。顺治七年(1650)底多尔衮死后,清世祖福临为了加强对八旗的控制,对八旗的顺序进行了调整。由皇帝控制的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统辖的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称为下五旗,此后终清未改。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崇,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下五旗驻守京师及各地。雍正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王、贝勒对各旗的控制,严格区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领(俗称外佐领)和府属佐领(俗称内佐领)的隶属关系。下五旗中的主要部分旗分佐领,实际上也由皇帝直接控制。诸王及贝勒仅能控制其府属佐领。又以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居左,称为左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居右,称为右翼。

  根据风水学的角度来说,八旗军是一支风水军队,其入关前后30年为八旗大兵团作战时期,其列阵方位和攻击委派的基本原则是,两黄旗在北,喻中土克北水,两白旗在东,喻西金克东木,两红旗在西,喻南火克西金,两蓝旗在南(水本为黑,但黑旗夜晚不明辩,所以用蓝),喻北水克南火,而每色又分正镶,喻阴阳二道,入关后组建的绿营,喻青出于蓝,东木克中土,至此清军的建制模式阴阳五行具皆齐备。

  早期的八旗兵虽然晓勇善战,但人数极少,每每以少敌多,以寡击众,却能胜多败少,基本上遇谁死谁,即使败也不会损耗太多的有生力量,作战运气特别好,其秘诀就在这里。后来入关后每佐领分兵一半,分在全国各地驻防,满蒙汉各旗杂编,失去了原来大兵团作战的风水模式,就每况愈下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