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野史秘闻 >

热门推荐

揭秘:历史上松赞干布被迫迎娶文成公主之谜?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61

  因此松赞干布既不惜借助武力威胁来达成和亲,却又不愿与唐军主力决战。从诸史料中的细节隐隐可以看出,松赞干布似乎是打着不断袭扰的主意,既避实击虚,不与唐军正面对决,却也始终不让大唐边境安宁,直至太宗妥协为止。在从松州退兵之后,松赞干布又于640年十月第三次遣禄东赞前往长安求亲,并以此为条件与大唐议和。这其实是在入侵大唐、展示兵威之后,看大唐还敢不敢再次拒绝自己的要求,其实质是一种礼节包装下赤裸裸的武力逼婚,李世民若不答允,蕃军肯定还会再次兴兵犯境。

  通过这次边境冲突,尤其是蕃军大破韩威一事,李世民已经充分认识到吐蕃这个边陲之国实力强劲,决计不可轻视。由于太宗一手推行的府兵制无法支撑长期战争,致使唐朝无法承受与吐蕃打持久战的庞大消耗。而偏偏吐蕃地处高原,易守难攻,唐朝的军事进攻能力又不强,因此无力主动攻入蕃境,甚至连短期内给对方造成军事压力都做不到。换言之,帝国的财政状况又不足以长期在西疆屯驻一支重兵,因此吐蕃能够轻易威胁到大唐边境地区的安全,而大唐却对吐蕃完全无可奈何。在这种尴尬处境下,尽管唐太宗对此次和亲非常抵触,但局势逼人,最终也不得不做出退让,将文成公主乖乖送出。

  至此我们已经看清了历史的真相,显而易见,吐蕃这第三次“请婚”,其实质就是礼节包装下赤裸裸的武力威胁,是强行逼婚,可最终却被中原撰史者包装粉饰成了吐蕃“遣使谢罪”,反倒成了臣服讨饶之举,众史官的生花妙笔委实令笔者赞叹不已。然而任凭他们如何舌灿莲花,却也无法否认,李世民在经历了一次吐蕃入寇之后,态度便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被迫改弦更张,献上文成公主,以换取边境安全这一事实。其实李世民就是那种欺软怕硬的人,他之前敢不顾信义地悔夷男的婚,不过是因为当时的薛延陀已然衰弱;他前两次拒绝松赞干布的求亲,也是因为瞧不起蕃军的战斗力;可一待发现吐蕃的强大难缠,就赶忙改轻慢不屑为讨好拉拢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