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战史风云 >

热门推荐

1949年:著名战役之平津战役取得了全面胜利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90

  我军完成了对敌人分割包围后,采取了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方针,先打新保安和塘沽两点。在打新保安之前,中央军委估计,敌第35军被歼后,张家口守敌有突围的可能,而华北军区第3兵团不占优势,为增加包围张 家口的兵力,中央军委将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西调张家口,归第3兵团指挥,十二月二十日,该纵到达张家口附近。二十二日,华北军区第2兵团攻克新保安,全歼灭守敌第35军(两个师);二十三日,张家口守敌五万余人突围逃跑,被我华北军区第3兵团及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于二十四日全部歼灭于张家口以北地区。 为了统一对平津战役的领导和指挥,党中央于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决定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三人组成总前委,林彪为书记。塘沽地区因地形不利,不便歼敌,东北野战军建议,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军改为攻取天津。一月十四日,东北野战军集中第1、第2、第7、第8、第9纵队共二十二个师,采取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各个歼灭的作战部署,对天津守敌发起进攻,经二十九小时激战,于十五日解放天津,全歼守敌十三万人。俘虏津塘防区副司令兼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十七日塘沽敌人由海上逃走。至此,北平之敌完全孤立,陷入绝境。我军除东北野战军第1、第2兵团(即原先遣兵团)外,十二月底又增调华北第2、第3兵团进至 北平附近,对北平之敌形成严密包围。一月十四日,毛泽东主席发表了:《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了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十六日,我平津前线司令部向傅作义发出最后通牒,指出:一是放下武器,一是和平改编,否则,“我军将以精确战术攻城,勿谓言之不预”。在此情况下,傅作义接受了和平改编。北平守敌八个军,二十五个师,全部开出城外,听候改编。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