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战史风云 >

热门推荐

淞沪会战有多惨烈 胡宗南叹“黄埔部队已打完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45

  第一军因伤亡惨重,又被调至后方黄渡进行第二次整补。1937年10月25日因大场失守,中国军队被迫后撤到苏州河南岸防御。胡宗南部被令守御北新泾一带河防阵地。官兵们沿河岸挖掘战壕,构筑工事,阻止日军渡河。胡部第一师第四团一营少校营长贾亦斌两次负伤不下火线。他回忆说:“当日军乘汽艇、木船开始渡河,起初我们也不射击,当他们渡到河中间,我们的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把日军打得人仰马翻。由于双方短兵相接,日军的飞机无法轰炸,大炮不能射击,其优势无法发挥,几次渡河都是这样被我们打退的。”这次作战已没有前几次激烈,伤亡也不太严重,一直坚持到11月初,日军一度从第一军两翼友军阵地突破,越过苏州河,胡宗南分兵前去堵截,打退敌军。日军在这时并不急于向前推进,原因是他们正等待援军从杭州湾北岸登陆后,前后夹击中国军队。

  在数十天的淞沪血战中,胡宗南作为军长与军团长,始终在前线指挥,“日夜在战场指挥抚巡,从未离去,官兵见之,无不感奋。”第一军撤退到沪西苏州河南岸作战时,淞沪警备司令部作战科长刘劲持到第一军军部了解情况,第一军参谋处长傅维藩对他说:“该军已补充兵员四次,接防换防五次,总算能顶住。以第一师为例,旅长两个,先后伤了三个,团长四个,先后死伤五个,全师连长除通信连长外,余均伤亡换人。他们住在竹林村庄内,白天隐蔽不动,敌机投弹扫射,不予理会。这样沉着应付,1937年,日军由上海攻向南京途中,将中国百姓绑在柱子上。守多攻少,反可持久。”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