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战史风云 >

热门推荐

“七七事变”之前,日本为什么在卢沟桥附近有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82

  日军为了达到其独占丰台的目的,不断制造事端,企图把二十九军挤出丰台。1936年6月26日,发生了第一次“丰台事件”。事因是二十九军一小部分由张家口调来丰台驻防,一匹军马受惊跑到了日军营房里,中国士兵去索要时,日方不但不给,反而将士兵打伤。二十九军军官闻迅赶到,反复交涉,才没有酿成大祸。但是第二天忽然又来了一个朝鲜籍的日本特务到二十九军的马棚处,说这个马棚是他的个人财产,要求二十九军立即迁出。双方争执中,有许多日本士兵闯来助威,导致械斗。日本驻军当局正好找到借口,向宋哲元提出抗议,并要求二十九军撤兵。但宋哲元拒绝撤兵,只同意换防。9月18日,二十九军二营五连孙香亭部外出演习归营时,行至火车站前的正阳大街,迎面遇见了打靶回来的日军嘉田大队穗积的队伍,狭路相逢,各不相让。穗积部下的小队长岩井少尉,策马冲入孙香亭的连队,踏伤士兵。孙部士兵气愤难忍,便用枪托袭击马背,日军便散开队形,将孙香亭连包围。孙连长据理交涉时,反被日军掳走。这时,日本兵营听到消息后,立即由大队长率步兵赶到现场,又将二十九军营部包围。日军驻北平的第一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得到电报后,率步兵数百人,分乘装甲车、汽车飞奔丰台。行至大井村附近,与二十九军的一个连发生冲突,该连亦被日军包围。晚7点以后,驻丰台的二十九军被分割三处,相互失去联络。敌我双方对峙一整夜,战事一触即发。宋哲元得报后,急派人同日方代表现场调查,会商解决。经上下反复交涉,于19日达成让二十九军撤出丰台的协议。从此,日本军队超越了《辛丑条约》的规定,独霸了丰台。此时,驻丰台日军已增加到2000人。丰台是北宁、平汉两条铁路线交汇处,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日军侵占丰台后,卢沟桥成了北平唯一通往后方的咽喉,战略地位就更加重要了。

  为了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1937年度对华作战计划,准备以14个师团的兵力,占领中国的华北、华中、华南地区,一举灭亡中国。为此,日本就在东北大量增兵,同年总兵力已超过5年前的4倍多,火炮增加3倍,飞机增加2倍,坦克增加9倍,准备随时调到华北作战。此时华北驻屯军兵力实际已经增加到两万人。日军侵占丰台后,以“东仓库”为基地,兵源充足,作战物资有了充分保证,又可以作为切断华北与南方联系的重要军事据点。至七七事变前,日军不间断地进行军事演习,并且不断扩大规模,伺机再次挑起事端。其觊觎华北,灭亡中国的侵略野心此时已暴露无遗。终于在1937年7月7日夜以丰台为基地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