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97
美军核潜艇常进入西沙南沙侦察
5月初,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第15潜艇中队(SSN721)“芝加哥”号攻击型核潜艇进驻菲律宾苏比克湾,进行官兵休整和物资补给,一周后“芝加哥”号出港,去向不明。“芝加哥”号攻击型核潜艇作为美军最先进的水下侦察平台之一,可侦搜到极有价值的战略情报,主要活动区域为南沙和西沙相关海域,是美军部署在中国东南向水下战略侦察平台,可有效开展对中国海军南海舰队等重点目标的侦察。早在2005年,美国海军就将“芝加哥”号提升至支援西太平洋作战任务,尤其是情报侦察这一块是“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转型的关键之处,目前美军有超过40艘“洛杉矶”级在役,该型艇满载排水量接近7000吨,水下航速32节,可以发射“战斧”、“鱼叉”、“MK48”鱼雷等等制式美军武器,经过现代化改造后,“洛杉矶”级更换了卫星通信、新的传感器突出了在侦察领域的电子侦搜能力,通过极高频卫星链将收集的情报与基地联系。
相比潜射无人机,美军在水下无人潜航器方面的技术更加成熟,洛杉矶级潜艇就可以携带多艘无人潜航器执行侦察任务。
电子、声纳等只能说是“洛杉矶”级常规侦察手段,核潜艇用于战略侦察已经向两个方向发展,其中一个使用潜射无人机侦察,另一个是无人水下航行器,美军对现役“洛杉矶”级改装以及后续的攻击型核潜艇设计中都嵌入了这两种新的侦察平台。2013年,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在“洛杉矶”级“普罗维登斯”号核潜艇上进行了无人机发射验证,无人机放飞后将侦察到的情报通过数据链传回到“普罗维登斯”号核潜艇上,同时也发送给位于诺福克的海军基地,无人机赋予了“洛杉矶”级新的侦察手段,可利用无人机进行情报收集、监视侦察、中继通讯、毁伤效果评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