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战史风云 >

热门推荐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军实力并不落后为何会沦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10

  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东北军驻扎在奉天省内大约有9万兵力,驻扎在沈阳城内约有1万兵力;而此时日本关东军仅一个陆军师团,总兵力不过1万人。除此,东北军还有主力约30万兵力布置在直隶、热河以及山海关一带,调集驰援也相当迅速和便利,并且还有广阔的后方基地,便于跟日本关东军打持久战。而日本关东军则没有这些便利条件,根本打不起大规模的持久战。

  据战史专家分析,当时日本国内高层分成了主战、主和两派,正在为侵略中国东北一仗是否开打争论不休。假如在日军侵占东北战事初期遭到中方强烈反击,日本国内主和派有可能占据上风,日军侵占东北的战争可能就不会迅速打响,等等。现在看来,这些分析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但问题却是日军侵占东北战事初期并没有遭到东北军的强烈反击,与此相反的却是东北军的一味地不抵抗,由此在客观上给日军的侵略行为帮了大忙。

  由于受命不抵抗,东北军大部分陆军随之陆续撤退到山海关内,东北空军、海军的战机、舰船以及兵工厂、军火库的武器装备、弹药给养等,连同其他财产顷刻之间全部被日本关东军收入囊中。

  据说,当时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不仅没有空军和飞机,而且连武器装备也基本上处于满铁护路队的低档次水平。如果说没有来自蒋介石或是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如果说事变前东北军兵力部署得当、反应机敏和反击迅速,那么,日本关东军的侵略行动几乎是不可能得逞的,由此演变发展而成的大规模侵华战争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