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战史风云 >

热门推荐

方腊起义为何会失败?起义仓促形势预判错误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82

  方腊起义为何会失败?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为了装饰宫殿,构建园林,派人到东南各地搜刮民间的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贪官朱勔等乘机敲诈百姓,大发横财。百姓怨声载道,人人思乱。方腊率贫苦大众,以诛贪官为名发动起义,并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攻克了六州五十二县,给北宋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

  由于错误估计形势,低估宋军实力,起义军先胜后败,很快就被宋朝禁军镇压。因《水浒》的广为流传,方腊起义也无人不知。但宋江征讨方腊并无历史依据,只是小说家的虚构。

  方腊是有理想、有智慧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他的家乡睦州,在唐朝曾发生过农民起义。宋史称:“唐永徽中,睦州女子陈硕真反,自称文佳皇帝。故其地相传有天子基,万年楼。腊益得凭籍以自信。”史籍还记载:“初,方腊生而数有妖异。一日临溪顾影,自见其冠服如王者,由此自负,遂托左道以惑众。”

  所谓“左道”是指方腊信奉的摩尼教。摩尼教为波斯人摩尼所创,又称明教,流行于中亚及地中海沿岸,该教的教义是:宇宙间有明和暗两种力量的斗争,在天地未分的“初际”,明暗各殊,势均力敌;“中际”暗来侵明;“后际”明暗各复本位。现时处于“中际”,人应助明斗暗。该教主张人人平等,不分高下。要求教徒不茹荤,不饮酒,白衣白冠,死则裸葬。

  武则天延载元年(公元694年),波斯人拂多诞把摩尼教的《二宗经》传入中国。唐以后,摩尼教主要在江淮一带流传,方腊居住的浙西地区,在宋代是摩尼教的活动中心。方腊不仅信奉摩尼教,而且还是“魔头”,他发展和吸收了大批信徒,这些信徒后来都成为起义军的骨干力量。

  在起义前夕,方腊对当时的社会形势作过一番分析判断,他的分析判断有一部分是正确的,有一部分则完全错误。他认为当时朝廷在江南设造作局,大搞“花石纲”,使东南之民不堪忍受,人心思乱,只要揭竿而起,民众必然闻风响应,“旬日之间,万众可集。”这个分析非常正确,后来也得到了事实的验证。另外,他还指出,“守臣闻之,固将招徕商议,未便申奏,我以计縻之,延滞一两月,江南列郡可一鼓下也。”这个判断也很准确,方腊发动起义后,各地官员忙于应付,无暇将详情上奏朝廷。直至宣和二年十二月,警奏才上报朝廷,当时北宋朝廷正调集兵力以图北伐,大臣王黼“匿不以闻”。朝廷的无动于衷,使起义军争取到宝贵的时间,攻占了一个又一个州县,达到了“一鼓而下江南列郡”的目标。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