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49
经幢等互证:
其一,今上七旗之泉,确为历史上的古阪泉;
其二,阪水弥勒寺至少建于唐代,因坐落于阪泉水之旁而称“阪水弥勒寺”,此寺应是毁于元顺帝至顺四年(1333年)农历七月“己酉,奉圣州地大震”。奉圣州是唐贞观八年之妫州,唐末改称新州,于公元936年11月被石敬瑭送予契丹,契丹主因此州有黄帝、唐尧、虞舜庙,而更名“奉圣州”,1333年大地震后取“保佑安宁”之意更名“保安州”。因为大地震保安州人民死亡几绝,从元末至明初,从山东、山西、湖广相继向涿鹿移民达一百一十多年。矾山镇四堡村,就是明景泰三年(1452年)移山东之民所建的村。唯其如此,四堡距上七旗只4华里,上七旗村民讲述黄帝史事如数家谱。作为靠天吃饭的农民,敬黄帝却远胜于敬龙王,且极为爱护文物;而四堡村民却不仅对当地历史一无所知,对于出土文物毫不爱惜。司马迁谈到他“北过涿鹿”考信实录黄帝史事时说:“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两千多年后,在涿鹿,这种“风教固殊”现象依然存在。
综上所考,阪泉即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上七旗泉,它是涿水的源泉。阪泉至黄帝城的五里河谷就是黄帝战炎帝的“阪泉之野”古战场。
末了,该说说错记阪泉于怀来、延庆、山西的历史原因了:括地志一书著于唐贞观年间,它记载的地名是按贞观年间的实际行政沿革与地名。其记阪泉及涿鹿故城遗址,是依置于舜都潘城的妫州治所而记方位与里数的:“阪泉…在妫州怀戎县东(南)五十六里,出五里至涿鹿,东北与涿水(应为黄帝泉水)合”;“涿鹿故城在妫州东南五十里,本黄帝所都也”,这个记载准确到了连一里都不差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