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31
文中所说的“卮酒”指的是器皿中盛的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杯酒。《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七回中说:“于是太子丹复引卮酒,跪进于(荆)轲。轲一吸而尽,牵舞阳之臂,腾跃上车,催鞭疾驰,竟不反顾。”这其中的“卮酒”指的就是杯酒。而文中所说项羽赐给樊哙的“彘肩”在当时也是一种美食。“彘肩”指的是猪肘子,就是作为食物的猪腿的最上边部分。
在中国秦汉时期,人们习惯于席地而坐。猪肉在镬中煮熟后,用匕将肉取出,放到一块砧板上,这块板叫俎。把俎移到席上,用刀割着吃。刀、俎不可缺一,所以用来比喻宰割者。《鸿门宴》中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项羽见樊哙高大勇猛,不仅“赐之卮酒”,而且还“赐之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当时,樊哙后进营帐,身份又低,自然与坐席无缘,只好以其盾为俎,以剑代刀,大杯喝酒,大块吃肉。不难看出,“鸿门宴”其实是以烤肉为主的宴会,是军营野餐性质的一次领导人的政治饭局。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是南宋抗金将领辛弃疾的两句诗。读起来真是让人荡气回肠。八百里战场上,猎猎旌旗飞扬之处是一片袅袅的烤肉香,此时此地,应该是没有比烤肉更能衬托肃杀军帐间的宴会气氛了吧?“鸿门宴”正是在肃杀军帐内的一片袅袅的烤肉香的气氛之中,当时楚汉这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领导人举行的最高级别的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