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偏方 > 内科 > 循环系统 >

热门推荐

心绞痛的各种治疗方法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47


本方理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心胶痛所见症状:心胸刺痛、绞痛频作,或在夜间发作,痛处固定,常引及左肩臂内侧,痛甚则肢冷汗出,面白唇青,或心胸满闷如有物压。舌有紫气或瘀点、瘀斑,脉弦或涩或有歇止。
[方二十七]
瓜篓30克,薤白12克,法半夏10克,白蔻仁9克,枳壳6克,石菖蒲9克,桂枝9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广郁金10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豁痰止呕,通络益痹,适用于心绞痛。症状:胸闷如窒而胀,或隐痛阵作,呕恶、脘痞。舌苔白腻或浊腻、舌质黯紫,脉弦滑或沉滑。
[方二十八]
薤白15克,桂枝10克,荜菝10克,良姜9克,细辛6克,香附9克,血竭9克,乳香10克,没药9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温通散寒,活络止痛,适用心绞痛。症状:心胸绞痛,紧缩不舒,受寒易作,或胸痛彻背,畏冷面青,手足不温;苔白或滑腻,舌淡紫,脉沉迟。
[方二十九]
黄芪15克,党参贝,炙甘草6克,川芎10克,当归9克,亦白芍各10克,红花10克,广郁金10克。便溏,加淮山药、白术、茯苓、莲肉;舌红、口干、失眠、自汗,合生脉散,酌加麦冬、生地、玉竹、丹参、五味子、酸枣仁;胸痛、胸闷、太息,加枳壳、片姜黄、香橼皮、佛手片、失笑散,或间服三七粉;胸闷、苔腻,加苍术、川朴、法半夏、瓜蒌皮、石菖蒲。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益气通脉,理气活络,适用于心绞痛。症状:胸闷气短,或伴胸痛,劳累易作,静息则止,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苔薄、舌质偏黯或有紫气,脉细弱。
[方三十]
生熟地各15克,麦冬12克,枸杞子12克,制首乌10克,山萸肉9克,当归、白芍、丹参各10克,郁金12克。短气,加太子参、黄精;心悸失眠,加玉竹、酸枣仁、五味子、磁石;腰酸腿软,加炙女贞、旱莲草、桑寄生;眩晕、面部烘热、肢麻,酌加天麻、钧藤、白蒺藜、菊花、稀签草、丹皮、龟板、珍珠母;心胸烦闷、灼痛、口干、口苦,加黄连、瓜蒌、葛根、赤芍、丹皮。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滋肾养心,活血通络,适用于心绞痛。症状:间有心胸刺痛或胸闷,头晕耳呜,心悸失眠腰酸,口干,手足心热。舌质红或黯,或有瘀点、瘀斑,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或细弦。
[方三十一]
黄芪、党参各10克,仙灵脾9克,巴戟天9克,杜仲8克,熟地8克,枸杞子10克,桂枝12克,炙甘草6克,川芎10克,片姜黄9克。若下肢冷、夜尿多,加附片、鹿角片、仙茅;食少、纳呆、便溏,加干姜、白术;脉迟或结代,加人参、细辛,酌用麻黄;舌红、口干,加麦冬、生地、五味于、丹参;胸闷痛明显,加荜茇、良姜;下肢浮肿、气喘,加附片、白术、赤芍、益母草、葶苈子。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