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59
需求下滑价格承压
上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公开表示,国际油价持续下降25美元/桶将导致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国内生产总值下降8%。
“IMF今后几个月将重点研究油价对海合会国家的影响,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下降25美元,海湾国家将可能面临财政赤字。” 拉加德表示。
事实上,不仅原油在下跌,黄金、铁矿石和铜等众多商品近期均下跌明显,在美元指数强势上攻的同时,大规模的资金开始撤离大宗商品市场,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承压。
受供应过剩和需求疲弱影响,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此前大幅下调了原油需求和价格预估。EIA 10月初发布的报告显示,将2014年全球石油需求预估从每日9155万桶下调至9147万桶,将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预估从每日9289万桶下调至9271万桶。
OPEC此前报告亦称,考虑到美国的石油产量可能飙升至过去十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全球范围而言,对OPEC成员国所供应原油的需求会在2015年降低,将201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估下调了105万桶/日,并将2015年预估下调了119万桶/日。
全球原油需求的放缓与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密切相关。IMF年内第三次下调全球经济成长预估,警告欧元区核心国家、日本,以及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成长放缓。就中国经济而言,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下调了2014~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率。
中国成品油进口也出现放缓迹象。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份的成品油进口量同比大幅下降了18.8%至247万吨,而出口量微增0.5%至215万吨。中国9月份净进口32万吨,比去年减少64%,中国依然是成品油净进口国。
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原油价格的下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全球通胀的担忧,但对依赖原油出口的国家而言,无疑会拉低经济增长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