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80
此后,国家电网明文规定放开对产权车位的限制,规定只需固定车位即可,而在上海很多小区,即便付了每月300到上千元不等的停车费,固定车位也并非易事。
陈先生所在的靠近内环的小区,建于1997年,除了小区的几十个公共停车位,根本没有可供出售或者固定租赁的车位,陈先生告诉记者,由于他是自由职业者,他每天都会在提前一点到家,目的是为抢到靠近自己窗口的位置。如果回家晚,小区内的都停满了,就只能绕到小区外面的停车场去停车了。而他也只能在第二天白天,小区内车辆都开走了,才把车开回来充电。
公共充电桩太少
为了鼓励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后安装充电桩,上汽专门拿出每辆车一万元的额外补贴,补贴给消费者。但因为没有固定的车位,许多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根本没法安装私人充电桩。
“我还是在旁边的弄堂里停停算了,一个月也就花300元。”徐女士说。而徐女士购买的荣威550 Plug-in,在日常的使用中,也成为一辆名副其实的汽油车。
强混合动力的荣威550Plug-in,加满油能跑500公里,不使用纯电模式,厂商公布的油电混合模式油耗每百公里是2.3L。徐女士决定平时拿它当汽油车来用,空的时候定期到4S店充一次电。
新能源汽车对一些消费者来说,仍然是具有诱惑力的,因为使用成本确实便宜。不过上海新能源汽车推广至今,仍然没有大规模使用。“关键还是充电设施不到位。”某企业一位新能源汽车负责人感慨。
上海新能源汽车私人购买比例最高的是比亚迪秦和上汽荣威550Plug-in。自上市以来,秦的累计销量已近3500辆,其中在上海地区的销量接近1000辆。而荣威550Plug-in在上市以后,私人消费的数量也迅速攀升,第一批私人用户已经超百辆。而两者的共同特点是油电混合。相对于荣威550Plug-in和秦,纯电动的荣威E50和比亚迪E6,私人购买的比例明显偏低。
“我从未在公共充电桩充过电,只是偶尔在朋友的公司充一下。”乔辉说。据了解,截至2013年年底,国家电网共建设了400座充换电设备,建成1.9万个充电桩,但这些充换电设备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以上海为例,虽然上海是第一批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在上海的街头几乎找不到充电桩。仅示范运营的嘉定区安亭稍微密集些,而安亭距离市区至少20公里。消费者不可能为了充电专门跑到安亭去。
“一般出门前都会做做‘功课’,如果超过100公里,一般就选择油电混合模式。”乔辉告诉记者。
仍考验政府决心
面对上海的充电难题,国家电网已经在打造新一轮的充电桩建设计划。上海计划到2015年建成6000个充电桩。而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马静也公开表态,“在新能源发展规划出台以后,政府层面将去积极推动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