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61
我还有进一步的期待,经常坐公交车的领导会和很多基层群众成为“老熟人”,每次上车顺便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捎带着调查群众工作和生活状况,倾听群众意见,更及时地获得第一手民生资料,还能很方便地了解群众的要求,知道群众最关心什么,制订政策也许会更具有针对性。要是老呆在办公室会议室以“注水汇报”为基础,能制订出符合老百姓愿望的政策吗?一天的“无车日”能帮多大忙?
整天呆在舒适的办公室或者公车里,领导们对公共交通的体会估计都成了模糊的记忆,对普通市民出行的辛苦,领导无法感同身受了,也就不会对改善公共交通有什么迫切的期望。放弃公车享受未必会影响领导的工作和生活,领导们跟群众一样天天坐公交车,双方也就不会存在什么沟通障碍了,各种民生问题大概也不会变成“尖锐”的“敏感”话题而让群众不满让领导头疼了。
所以,在我看来,如果领导们继续有舒服的公车好享受,改善公共交通问题就仍然难以提到领导“办实事”的日程上。我们还是先抓紧时间把领导从公车里请到公交车上,受不了拥挤和交通堵塞的领导,不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自己也不耐烦。
一年只有一天“无车日”,宣传意义恐怕在现实中要大于实际作用,无论是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还是节能减排,效果都很有限。如果天天都是“无公车日”,领导们经常去坐公交车,我想,领导对交通拥堵有点头疼,自然更不喜欢排长队等公交车,也不愿意沙丁鱼似的“挤”在公交车里,应该就会千方百计让公交车更多更通畅,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天天坐公交车的领导还可以减少“三公”开支,节能减排的目的也达到了,绿色出行习惯养成了,一箭多雕,何乐而不为?
文/马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