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导:黄介琳
(吉隆坡1日讯)圣约翰救伤队全国总指挥官拿督刘明德医生指出,发生烫伤或烧伤,首要先以清水沖洗约10分钟,让受伤皮肤降温,而坊间应急方式如涂牙膏、酱油和薄荷等并无帮助,反倒会对较后伤口清洗工作造成麻烦。
“涂牙膏、酱油和薄荷等只是让伤口暂时感觉清凉,不能降温,并无实质帮助。”
刘明德今日接受《中国报》电访时指出,类似台湾尘爆、火灾等事故,急救的第一个步骤为赶紧将伤者带离现场,避免现场高温对患者造成持续伤害。
首要皮肤降温
他说,烫伤或烧伤会导致伤者受伤的局部皮肤温度增高,令肌肉及细胞损坏,因此急救首要为替该局部皮肤降温。
“这幺做(清水降温)可令受伤的细胞尽快复原,不至于坏死,也让后续康复进度更容易更快。”
他透露,用以沖洗伤口的水源一定要乾净,避免伤处遭细菌感染,而沖洗的力度要适当,水压不宜过强。
“若在家中突发烫伤或烧伤,用冰箱里的冰水淋在伤口上,效果比开水喉沖洗更佳,更能迅速降温。”
刘明德说,急救者也可用冰块为患者伤口降温,但不能直接将冰块放在患处,而需以乾净的塑料袋或毛巾包覆冰块后,再轻置于患者伤口,抑或直接以布条浸冷水后,敷在伤口上。
他说,不可直接脱下伤者衣衫,以免皮肤表皮随着脱衣动作被剥落,正确做法是将患者浸在乾净水源处降温,抑或直接隔着衣服以清水沖洗。
他指出,台湾粉尘爆炸事故中,伤者自行跳进水中,是正确做法,由于一些人皮肤表皮已脱落,流出血水染红水池是正常情况。
勿用棉花盖伤口
刘明德提醒,替伤者紧急处理伤口时,应避免直接用消毒棉花覆盖在伤口上。
他说,这是为避免受伤皮肤表层血块和液体凝结后,令棉花黏在伤口上,移开时处理不当将拉伤皮肤,造成二度伤害,落在伤口上的棉丝,更是对医生清洗伤口过程造成麻烦。
“人体皮肤有2个作用,其一是避免体内液体流失,其二是避免外来细菌侵入身体,意外烫伤后烧伤时,若不及时急救,出现在伤口的水泡,就是皮肤下细胞坏死融化后,流出的液体堆积而成。”
他建议,可将保鲜膜或乾净的塑料袋覆盖在患者伤口上,再送院治疗,以免空气中细菌或接触其他物体造成伤口感染。
刘明德说,粉尘爆炸或火灾等事故现场,会出现许多伤者呼吸困难现象,是因为吸进高温气体,烧坏口腔和气管内粘膜,令细胞损坏继而泛出液体导致肺积水、气管肿胀等问题。
“国内大型医院和一些私人医院都备有烧伤烫伤特别单位及相应设备,可送往这些医院进行插管、安装人工呼吸仪器等救援。”
30%以上烧伤须送院
刘明德说,倘若患者全身30%以上遭烫伤或烧伤,就足以构成生命危险,需即刻送院急救。
他解释,烧伤和烫伤有分轻度、重度和严重3种,轻度为伤口泛红肿胀,轻微疼痛只流出些微血水和液体;重度是真皮组织的细胞及肌肉等受损,伤口出血及感觉极为疼痛;严重则是肌肉、血管、及神经线等已损坏,伤者伤口不会感到疼痛且皮肤泛白,皮肤坏死需进行手术切除。
他说,轻度烧伤者尚可在家自行处理急救、敷药,若是重度和严重烧伤者,最好即刻送往医院急救,否则有生命危险。
他提醒,重度和严重烧伤和烫伤若落在伤者的关节部分,日后会留下严重疤痕、疙瘩,甚至引起关节肌肉收缩,关节不能伸直等情况。
“为避免造日后的永久伤害,建议手脚和关节地方烫伤或烧伤者,应前往医院接受详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