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热门网 浏览:59
原标题:全国高院院长会议聚焦两场“硬仗“开得新颖
□法制网记者 李想
没有鲜花,也没有横幅,主席台上,一块宽大的电子显示屏特别引人注目。
发言席上,随着PPT的展开,文字、数据、图像、视频交叉演示,发言者有条不紊。
会议期间,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不时询问、检查和点评,通过视频现场连线基层法院干警。
这是7月1日至2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的场景。这次会议开得很“特别”,不仅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体现务实节俭高效的会风,而且形式新颖,运用大量高科技手段,让与会者印象深刻,有如经历了一场信息化的“头脑风暴”。
院长们的“考场”
7月1日上午,18个司法改革试点的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汇报交流试点工作情况。7月1日下午和7月2日上午,各高院院长逐一上台,汇报交流所辖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
对上台发言的高院院长们而言,位于最高法机关中区5楼大法庭的这个会场,更像是一个考场,而考题就是此次座谈会的两个主题: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
“这次座谈会的两个主题非常务实,代表了人民法院当前面临的两场‘硬仗’,司法改革是‘攻坚战’,信息化建设是‘持久战’。”应邀参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洪建胜说,“信息化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能力,对于解决案多人少矛盾、保障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台上,电子法院、智慧法院、云中心……一些充满着时代气息的词汇映入眼帘,电子显示屏上,画面持续滚动、数据不断更新;台下,参会的近百位代表在认真倾听的同时,也在内心默默寻找着各自的“答案”。
据了解,最高法把此次会议作为检查信息化建设情况、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的一个良好契机,希望通过现场演示、经验交流和信息共享等方式,引起各地法院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促进全国法院的信息化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全国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今天看了一些兄弟高院的演示,感觉很震撼,也看到了安徽法院和先进法院之间的差距。”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坚坦言,越来越感受到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给法院工作带来的压力,“过去,安徽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较差,但这两年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在理念、视野、规划上都在瞄着一流目标追赶,我们的口号是‘小步快跑、弯道跟进’”。
让基层唱“主角”
“周强院长您好!大家好!”在电子显示屏上,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春强通过视频,高兴地和与会者打着招呼。
“春强你好,请转达我对墨脱法院全体干警的问候,转达对在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问候。”2014年6月19日,就在这个会场,周强给荣获“最美基层法官”荣誉称号的春强颁了奖,1年后通过视频再次见到春强,他分外高兴。
更让周强高兴的是,位于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的墨脱法院,赶上了信息化的“高速路”。
四川省海拔最高的法院甘孜州石渠县法院、位于西北的青海省格尔木市法院、偏远的我国唯一的独龙族聚居地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法庭、正在乡下巡回办案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宁东法庭的“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车”……一一通过视频,呈现在了会场上,与会者充分感受到了欠发达地区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以及信息化建设给他们办案带来的便利。
来自基层法院的干警,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参与到全国
原标题:全国高院院长会议聚焦两场“硬仗“开得新颖
□法制网记者 李想
没有鲜花,也没有横幅,主席台上,一块宽大的电子显示屏特别引人注目。
发言席上,随着PPT的展开,文字、数据、图像、视频交叉演示,发言者有条不紊。
会议期间,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不时询问、检查和点评,通过视频现场连线基层法院干警。
这是7月1日至2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的场景。这次会议开得很“特别”,不仅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体现务实节俭高效的会风,而且形式新颖,运用大量高科技手段,让与会者印象深刻,有如经历了一场信息化的“头脑风暴”。
院长们的“考场”
7月1日上午,18个司法改革试点的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汇报交流试点工作情况。7月1日下午和7月2日上午,各高院院长逐一上台,汇报交流所辖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
对上台发言的高院院长们而言,位于最高法机关中区5楼大法庭的这个会场,更像是一个考场,而考题就是此次座谈会的两个主题: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
“这次座谈会的两个主题非常务实,代表了人民法院当前面临的两场‘硬仗’,司法改革是‘攻坚战’,信息化建设是‘持久战’。”应邀参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洪建胜说,“信息化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能力,对于解决案多人少矛盾、保障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台上,电子法院、智慧法院、云中心……一些充满着时代气息的词汇映入眼帘,电子显示屏上,画面持续滚动、数据不断更新;台下,参会的近百位代表在认真倾听的同时,也在内心默默寻找着各自的“答案”。
据了解,最高法把此次会议作为检查信息化建设情况、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的一个良好契机,希望通过现场演示、经验交流和信息共享等方式,引起各地法院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促进全国法院的信息化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全国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今天看了一些兄弟高院的演示,感觉很震撼,也看到了安徽法院和先进法院之间的差距。”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坚坦言,越来越感受到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给法院工作带来的压力,“过去,安徽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较差,但这两年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在理念、视野、规划上都在瞄着一流目标追赶,我们的口号是‘小步快跑、弯道跟进’”。
让基层唱“主角”
“周强院长您好!大家好!”在电子显示屏上,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春强通过视频,高兴地和与会者打着招呼。
“春强你好,请转达我对墨脱法院全体干警的问候,转达对在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问候。”2014年6月19日,就在这个会场,周强给荣获“最美基层法官”荣誉称号的春强颁了奖,1年后通过视频再次见到春强,他分外高兴。
更让周强高兴的是,位于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的墨脱法院,赶上了信息化的“高速路”。
四川省海拔最高的法院甘孜州石渠县法院、位于西北的青海省格尔木市法院、偏远的我国唯一的独龙族聚居地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法庭、正在乡下巡回办案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宁东法庭的“便民服务流动法庭车”……一一通过视频,呈现在了会场上,与会者充分感受到了欠发达地区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以及信息化建设给他们办案带来的便利。
来自基层法院的干警,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参与到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这一高级别的会议中,汇报情况、提出建议,这还是第一次。
据了解,此次座谈会压缩一些议程,增加交流发言环节的时间,真正做到让来自地方法院、来自基层法院的院长、法官唱主角。周强不仅通过视频和基层法院干警“面对面”,了解有关情况,会议的进行中,周强还经常就发言者的汇报内容询问和点评,台上台下互动频繁,不时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在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常松汇报“电子法院”建设和应用情况时,周强表示要好好总结经验,予以发展推广;在重庆市高院院长院长钱锋介绍有关审判大数据分析时,周强强调审判数据实时生成很有价值;在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学群介绍云南高院利用审判数据对涉毒品犯罪分析研判时,周强评价说很有意义,建议对拐卖儿童妇女犯罪,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大数据分析……
浙江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齐奇认为:“这次会议开得很新颖。西部和边远地区法院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如此大的进步,令人振奋。各地法院在一起用这种方式交流经验共享成果,相互都是个促进,必将对整体提升全国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会议创新务实高效
“这次会议运用了很多信息化手段,信息量非常大,资讯非常丰富,值得学习和思考的地方也非常多,体现了一种新的尝试。”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曹义孙表示,此次高院院长座谈会开得很有创意,对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探讨也相当深入。
和曹义孙有同感的还有特邀参加会议的其他8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两年前,最高法开始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人士列席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心声。
最高法机关中区5楼大法庭,几乎最高法所有重要的会议、重要的活动都在这里举行,但在这里举办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这还是第一次。
据了解,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改进文风会风的精神,此次会议严格贯彻节俭高效办会的原则,不仅调整了会议场地,所有在京的会议代表都不安排住宿,会议材料以各高院制作的PPT和视频材料为主,印发的纸质材料大幅减少,节省了大量开支。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汇报、交流发言等环节,会议没有设主席台,最高法副院长李少平、贺荣按会议的阶段和程序分别主持会议,但他们的主持工作大部分都在台下完成。发言者则按序上台发言,每个人的发言时间都作了严格的(内容来源: )控制,言简意赅,没有任何空话、套话。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这样创新、务实、高效的会议,带给他们许多启示,让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头脑风暴”,必将对其工作产生巨大的引领、促动作用。
法制网北京7月3日讯
(来源: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