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娱乐 > 内地娱乐 >

热门推荐

“学者剧”育成指南:扒历史 常禁播 爱宝国!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95

  除了官方审查,观众审查也十分严格。一些考据派观众会把剧情和历史一一对照,如果真有失史实,他们可是会毫不留情地指出或吐槽。尽管《汉武大帝》口碑爆棚,但还是出现了“李广本是自杀身亡,却改成了战死”,“劝说窦婴回朝的是梁人高遂而非武安侯田蚡”等有失史实之处。

  学者型电视剧希望传达的,是一种正确的“历史观”,而非直接照搬历史。《北平》里,便没有刻意渲染哪一个阵营里的人好或者坏,正确或者错误,也没有一味倾向哪一方。正如编剧刘和平自己所说,“那个时候的国共两党毕竟有几次合作,是孙中山要整顿国民党,后来八年抗战,国共第二次合作,所以它本来就不像我们后来宣传和表现的那样,是一种不共戴天。”作为创作者,刘和平试图向年轻人传达出这一点。

  ■ 尊重智商:叙事高级化,拒绝狗血

  作为“学者型电视剧”,它必须尊重观众的智商。那种一个人赤手空拳就撂倒敌军一个连的情节,是要绝对避免的。叙事上也尽量避免生活流,是学者剧最基本的诉求。家长里短就显得有点不够高大上,必须要上升到民族大义才能拿得出手。《北平无战事》、《雍正王朝》、《大明王朝》无疑不讲述了官场上的权谋斗争,借古喻今,反观当下。

  在一些电视剧研讨会上,业内专家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的国产剧根本不好好讲故事,净瞎扯皮!”在狗血情节的狂轰滥炸下,已经把观众逼得要通过美剧来证明自己的智商了。

  美剧会让观众产生好奇感,把“悬念”最大化,设计好重重线索交给观众自己去找,“找线索”成了观众最重要的感官享受。虽然《北平无战事》很像美剧,但是它却没有美剧最显着的标志——悬念紧凑。剧中所有的“卧底”全部摊开,着眼于“阳谋”的交锋。这样则更能让人去揣测,有着不同立场的人,一言一行都是何种用意。

  如果你是来看故事的,那就要绕道了,因为它们通常主要想告诉你故事为什么这么发展,而不是故事怎么发展。这也是学者型电视剧必备元素之一。重在细节,而非快餐式的高潮迭起。

  《北平无战事》其中一场戏,是说崔中石来到方步亭家中,下楼迎接的谢培东与其说话时,却将目光转向楼上,以此给崔中石以暗示。诸如此类的细节在剧中有很多,正是这样细节化的处理,让整部剧变得慢条斯理,给观众多出了很多思考和品味的时间。

  ■ 立意深刻:特别适合过度解读

  学者剧很像一部意识流的小说,想象空间大,每一句台词都充斥着文学色彩,每一个情节的设置也都具备可猜性,因此这类剧应该具备可以“过度解读”的特征。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它们的座右铭!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