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30
他称,张贤亮作为一个很有生活阅历的人,他年轻时受过很多磨难,有过很多悲惨的经历,他的小说和他的生活关系紧密,他写的都是自己的经历,尽管人物情节有虚构,但是里面满满的都是生活的质感,他对生活的感受和领悟,都通过小说表达出来了。“他的小说都是忠实于他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他不写那种虚伪的、矫情的东西,所以他的作品有很大的自传性。”
忆往事:他是个满怀柔情的“真绅士”
何立伟回忆,张贤亮和当年那些反右派的老作家像是王蒙、高晓声、邓友梅等,关系都很好。前年,张何两人还曾在北京见面,“那会儿他身体好得很哪,我们都笑称他是个‘老小伙子’,说话中气很足。”何立伟介绍,“他的话很多,一开口就刹不住车,说话时声情并茂,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完全就是一个中年人的状态。”
除了写文章,何立伟觉得张贤亮还是一个很有胆魄的男人。“他当年就像一个赌徒一样,把他所有的稿费全部投入西部影视基地,后来做成了中国最早的影视城之一。他是一个真正的‘汉子’,但也有柔情的一面。”这么多年过去了,张贤亮的柔情优雅的一面依然在何立伟脑海中徘徊。
“我很清楚地记得,有一年在大连金石滩办笔会,他带着他的外甥女去,他都风度翩翩得像个绅士,对小女孩特别关心。”何立伟说,张贤亮就是一个风流倜傥又派头十足的绅士。“他有男子汉的一面:敢干、敢想、敢赌。我很佩服他这一点。”
著名作家王安忆昨日谈及张贤亮时称,“他是前辈,我们都很尊敬他。”对于他的作品,王安忆觉得张贤亮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作品写得很好,“我觉得他是那个年代最好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我最喜欢的是《河的子孙》”。
【追思】
@鹦鹉史航:张贤亮去世了!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食色性也,都是被他启蒙不少,从《早安朋友》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但印象最深的还是《绿化树》,那里的饥饿与最终找到的食物,糨糊变贴饼子,像《伊万·丹尼索维奇的一天》。汪曾祺真是写家常美味,张贤亮则是写饥饿最好的调味品。
@陆川:这个时代我最喜爱的文学大家之一。《灵与肉》《绿化树》等震撼人心的作品肯定会载入中国文学的史册。
@崔永元:“文革”中,他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为了活着,他受尽了屈辱。“文革”结束,他拿起笔以小说的方式开始了对那些荒唐岁月的回忆与反思。张贤亮先生,天堂中没有流氓,您可以放声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