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56
东亚银行也难保
继永亨银行被收购之后,香港本地银行仅剩东亚和大新系,市场人士猜测,由于“在香港、内地网点多,但股权分散”,“东亚银行成为一个相当有吸引力的被收购对象”。
事实上,自金融危机以来,香港本地银行渐趋没落,陆续面临被收购命运。
2008年招商银行以193亿港元收购永隆银行,招行当时给出的2.91倍PB被认为是“近乎天价”的收购。当时被认为是亚洲七年来最大的银行并购案。2013年,广东大型国企越秀集团,宣布收购廖创兴家族的创兴银行,作价116.44亿元,扣除物业账面值等因素,约合2.08倍PB。
而此次永亨银行被收购后,香港本地银行只剩下大新系的大新银行、大新金融,以及规模较大的东亚银行集团。
而自金融危机以来,有关东亚银行被马来西亚国浩集团等收购的消息就已层出不穷。今年2月,东亚银行主席兼行政总裁李国宝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称,有机构接洽过东亚银行的收购事宜,如果以3-4倍市净率收购,一定会考虑。
对于香港本地家族银行越来越少的原因,李国宝认为,银行面临的监管增多,且家族银行很难与中资行竞争。
并购面临水土不服
一家香港市场占有率较大银行的人士告诉记者,自2001年香港利率自由化之后,利差收窄使得银行盈利能力承压,而金融危机又让能增加中间收入的理财业务面临严格监管。而且,“对于本地银行来说,在投资银行、私人银行等领域转型又比较艰难”。
而香港本地家族银行被中外机构看重的原因,上述香港银行业人士认为,一方面,香港可以作为进入内地市场的“窗口”,且法治体系成熟、市场交易活跃,更容易实现完全控股的目的,能够通过这些银行现有在内地市场的网络实现“快速进入”。
“而中资银行、企业收购香港的银行,则是出于‘走出去’的目的,是把香港作为一个对外拓展业务的‘桥头堡’。”该人士称。
然而,即便完成并购,后期整合能否成功,能否实现协同效应,对于银行来说仍是巨大考验。招行对永隆整合最初就提出了长达五年的规划。
对于此次华侨收购永亨银行,有投行分析师就表示,“很难看到收购永亨的交易能够在3至5年产生两位数的投资回报。缺乏明显的成本协同效益意味着,永亨银行的利润增长更多地将依赖于华侨银行所能实现的收入协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