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18
[ 大宗商品被列为港交所转型突破口,主要计划包括在伦敦设立LME结算所,引入亚洲时区价格发现及结算,推出场外商品衍生产品的交易资料储存库及结算,扩充内地参与者基础,寻求在中国设立LME 授权仓库网络,以及将LME产品系列带入香港市场
借“沪港通”东风,香港交易所(下称“港交所”)(00388.HK)昨日宣布今年将推出首批亚洲商品期货合约。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称,希望能复制“沪港通”,将香港和内地的大宗商品市场互联互通。
但市场人士认为,通过港交所和上证所互联互通进行A股和港股买卖的“沪港通”历时近两年努力方成行,而“商品通”要成功需时将更久,因有更多难题需要逐一突破,例如交易和清算基础设施建设、监管阻力和内地商品期货交易所竞争协调等问题。
“‘商品通’还只是一个概念,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只是一个起步,(具体方案)还在讨论,”李小加昨天在记者会上说,“这是否是一场可实现的梦想,需要看和国内交易所、监管者和用户能否有共同梦想、共同理想和共同利益。”
复制沪港通?
“港交所重金买了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现在LME还是‘晒太阳’的阶段。”一名市场人士称,打通内地大宗商品市场肯定是港交所的最终目标,但如何实现充满更多挑战,“单纯复制‘沪港通’未免显得有些简单。”他说。
高举帮助中国在国际商品市场拥有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大旗,港交所2012年6月15日宣布以166.73亿港元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同年12月6日完成收购,去年中已经完成了收购整合。
有了解港交所想法的市场人士昨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和“沪港通”将两地股票市场互联互通相比,“商品通”是往相反的方向发展,港交所首先需要培养自己的商品期货产品和市场,目前还只是处于最初级阶段,谈“商品通”通车为时尚早。
李小加昨日说,“沪港通”经过多年努力后实现,他希望大宗商品业务能复制“沪港通”和内地互联互通,具体操作可分五种模式。一是港交所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LME商品期货产品,二是将内地好的期货合约产品带到香港挂牌交易,如同H股上市,三是将港交所的商品期货产品挂到内地商交所交易,四是把国际产品带到境内,实现产品的请进来走出去,第五则是内地和国际投资者的走出去和引进来,例如上海自贸区的能源期货希望有外国投资者参与。
他说,经过二十年香港发展形成了庞大的H股股票市场,现在则是香港发展大宗商品业务的第一步,希望能够在五年内发展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