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国际 > 环球视野 >

热门推荐

日本民主党创始人:安倍误读美国战略意图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56

  鸠山由纪夫:安倍误读美国战略意图

  安倍首相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散布“中国威胁论”,宣扬以所谓“价值观”区分你我,并基于这一出发点讨论集体自卫权问题。这与其说是“对话”,不如说是拉帮结派。

  《环球》杂志记者/冯武勇(发自东京)

  x中日关系遭遇寒流之际,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多次奔走于两国之间,以期促进日中民间交往。6月21日至22日他又应邀前往北京,出席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世界和平论坛。

  行前接受《环球》杂志记者专访时,鸠山表示,安倍政权鼓吹“价值观外交”“自由繁荣之弧”,煽动对中国的警戒和对抗,试图拉扯“中国包围网”,但最终反而可能导致日本自己被孤立。

  安倍在拉帮结派

  《环球》杂志:连续三届参加世界和平论坛,你如何评价中方主办的高级别非官方国际安全论坛?

  鸠山:清华大学是中国和世界的最高学府,除了教学、教育、研究,清华举办面向世界的这么一个论坛,邀请世界各国领袖人物,为探讨如何构建亚洲和世界和平提供舞台,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我对此高度评价。从中国发出的和平信号,对于亚洲全体的和平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我去年被聘为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参加世界和平论坛,表达我个人关于和平构建的想法,是应有之义。

  《环球》杂志:不久前,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日本指责中国,火药味很浓,某种程度上逸脱了“对话”的意义,对此你怎么看?相比之下,你对本届世界和平论坛提出的“追求共同安全:和平、互信、责任”有何期待?

  鸠山:安倍首相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散布“中国威胁论”,宣扬以所谓“价值观”区分你我,并基于这一出发点讨论集体自卫权问题。这与其说是“对话”,不如说是拉帮结派。对话激烈本身没有问题,但是把参与对话者分成自己喜欢的人和讨厌的人,只跟喜欢的人谈合作,这就不成其为“对话”了。

  我倒是觉得,价值观不同的人和国家,如何通过对话克服价值观差异,找到利益共同之处,这才是“对话”的真谛。从这个意义说,中国主办的世界和平论坛,通过对话求同存异,是具有建设性思维的论坛。

  《环球》杂志:世界和平论坛讨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和平,这里不得不提到安倍提出的“积极和平主义”,他把行使集体自卫权也放入“积极和平主义”的需要中,你怎么看待“积极和平主义”一说?

  鸠山:真正的和平主义,应该是不用武力去达成和平,就像甘地那样。越弱小的狗越叫唤,越弱小的人越想拥有武器。以所谓“价值观”分类,把不同价值观的国家视为威胁,觉得应该一起拿起武器压制对方,这是安倍“积极和平主义”的思维方式。我觉得更应该追求基于对话和交心的“和平主义”。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