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国内 >

热门推荐

李克强定调中国经济“三季报”:有信心 不轻心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79

不过,在强调“充满信心”的同时,李克强也强调对面临的困难不能“掉以轻心”。他表示,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和困难依然不小,改革措施充分见效还需一个过程。

盛来运今天也明确表示,除了去年同期基数比较高,中国经济在三季度回落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三期叠加的压力,结构调整的阵痛超出预期。

在他看来,目前结构调整的阵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多年积累的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目前,钢材已卖出“白菜价”,而其他一些行业的情况也大致类似。盛来运指出,像钢铁虽然过剩,但还需要生产,因为有一些固定的成本需要分摊,所以在一部分企业产能仍在继续释放的情况下,去产能化、去库存化的难度比以前大,持续的时间比以前长。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的背景下,整个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连续负增长,是产能过剩矛盾的体现。

其次是今年以来房地产持续调整的累积效应有所增加。这两个因素短期来看会影响相关企业的生产、消费和投资。

近两个月来,虽然“限购令”松动曾带来房价短期反弹,房企也拿出五花八门的营销招数,但楼市降温态势并没有就此止住,百城房价九月份继续下跌,跌幅进一步扩大。

今天披露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875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再度创出新低。

除了产能过剩和房地产调整这两个多年积累的问题,新动力对经济的拉动力的不足也是中国经济不能掉以轻心的原因。

对此,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家宋立表示,在短期下行压力加大的同时,中国经济基本面的不利因素已经释放完毕,处于趋稳蓄升的阶段。不过,目前,有利因素的积蓄才刚刚开始,中国能否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仍然难以断言。

盛来运也坦言,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一个关键阶段,传统的动力和新的动力正处在一种胶着的状态,传统动力的体量还是比较大,新的动力虽然代表新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但还是体量比较小。因此,在经济运行中间仍然体现出比较大的下行压力。

他表示,今后一个时期,要呵护好、引导好这些新的趋势,进一步巩固加强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好势头。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保持定力,继续加大改革和结构调整,同时也要进行适度的预调、微调,力争把经济稳定在一个合理、合适的区间,为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稳定的环境。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也表示,中国经济如果想提一个百分点有政策空间,但让经济去杠杆去产能更好,在体制改革不到位时全面放松有可能副作用太大。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