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国内 >

热门推荐

统计局就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77

四是区域结构有所改善。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增强,东部地区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中西部地区在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后发优势继续得到发挥。

五是资源环境成本的消耗有所减少。经济发展的方式,由过去过度的依赖于资源消耗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的发展方式转变的态势也比较明显。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

这五大变化,我们认为是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中几个突出的亮点,也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表现出来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认为,今年以来虽然经济增长速度略有放缓,但是在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在持续改善,增长的质量有所提高,经济内生的新动力有所集聚,同时新经济的成份在茁壮成长。所以,整个宏观经济应该说继续在向好的预期方向发展。今后一个时期,要呵护好、引导好这些新的趋势,进一步巩固加强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好势头。

凤凰卫视记者:

我们注意到,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前三季度上涨2.1%,但是9月份回落比较明显,上涨1.6%。我们采访的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可能会出现一些通缩的苗头,请问发言人对这个观点怎么评价?谢谢。

盛来运:

通缩一般是指市场的货币流通量减少,导致物价的持续下降。但是,今年以来,我们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流通量保持一个比较稳健的增长速度,9月份央行发布的数据,M2增长速度是12.9%。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CPI上涨1.6%,回到2%以下。CPI同比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对比的基数比较高,翘尾因素影响大幅度缩小,同比增速的回落主要是翘尾因素影响造成的。但实际上,物价还是在温和上涨,从环比角度来看,9月份比8月份环比上涨了0.5%,物价还是处在总体稳定、温和上涨的状态。

从今后几个月来看,随着翘尾因素的减少,冬季的来临,我们初步判断后几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温和上涨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所以,从这几个方面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通缩的证据不足。

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

第一个问题,根据现在所掌握的数据,能否预测一下四季度经济运行的情况,全年能否达到7.5%的目标?另外,有消息称,央行注资了2000亿,增加市场的流动性,请问这个消息是不是属实?未来会不会有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

盛来运:

关于四季度的经济走势,我们总的看法是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运行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现在我国仍处在战略机遇期,支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发展条件和潜力比较大。一是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没有完成,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仍然能给经济增长给予新的动力。二是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会继续得到发挥。三是我们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发展型享受型消费仍会给经济提供增长的新动力。四是新一届政府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改革创新会给经济的发展增加新的动力和活力。特别是今年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既着眼于当前又着眼于长远的政策措施,效应会继续得到发挥。所以,从这些方面看,四季度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