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77
盛来运:
最近两年,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新的一些变化,尤其是15-59岁的劳动力资源的数量,不只是比重在下降,而且绝对量也在减少,造成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2012年,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了15-59岁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当年是首次净减少345万人。2013年,继续公布了这个数据,把口径改成16-59岁的劳动力资源数量,全年减少了244万人。今年以来,劳动力资源数量受人口结构变动的影响继续有所减少,这意味着从供给的角度来讲,劳动力资源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和转折带来两个直接的后果:一是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所以最近几年农民工的工资持续上涨,即使在今年经济增速有所下滑的情况下,外出农民工的月均收入同比增长10%。二是就业压力有所缓解,近几年就业形势为什么比预期要好?为什么会在经济增速下滑的同时就业还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除去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服务业的增长对劳动力需求增长以外,从供给的角度看,和劳动力资源数量变化也是有关系的。
我们认为,这种变化是一种趋势性的变化,是中国经济到了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出来的一种新常态,因为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会直接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型。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经济持续下滑对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考虑到供求结构、产业结构这些深刻的变化,整个经济运行对就业的承载能力是在加强的,对承受失业压力的弹性是在增加的。
中华儿女报刊社记者:
目前,钢铁价格还在下跌,甚至说卖一吨钢材的盈利不及卖一瓶矿泉水,请问实体经济遇到了什么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有什么影响?谢谢。
盛来运:
最近,一些大宗原材料的价格确实跌得比较厉害。今年以来像煤炭、钢材、有色金属,价格持续下滑,像螺纹钢跌到每吨3000元以下,确实有媒体报道说一斤钢材不如一斤白菜的价格。钢材价格为什么如此低迷?主要是供过于求的矛盾过于突出。一方面,从消费角度来说,随着房地产的调整,需求回归常态,更重要的是供给能力太强。按照钢铁协会不完全的统计,我国钢材的产能超过10亿吨,但是现在需求量在7-8亿吨。所以,供过于求必然造成价格的下跌。
其他一些行业的情况也是大致类似,反映在传统领域、传统行业,我们国家的实体经济表现出产能过剩的问题比较突出。由于一部分企业产能仍在继续释放,像钢铁虽然过剩,但还需要生产,因为有一些固定的成本需要分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去产能化、去库存化的难度比以前大,持续的时间比以前长。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的背景下,整个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连续负增长,是产能过剩矛盾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