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71
东海为中国的三大边缘海之一,泛指中国东部长江口外的大片海域,面积70余万平方公里。根据自然地理观察,东海海域实为我国大陆向太平洋的自然延伸,海区多为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经过缓慢的倾斜过渡后,在接近冲绳岛西侧处,倏然落入深达2700米的海槽。
很明显,这道深深嵌入大洋深处的海沟,才是东海大陆架自然延伸的真正边界。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中国历来主张按照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以冲绳海槽划分中日两国的专属经济区,日本则坚持按中间线原则划分。
而这条所谓的"中间线"纯粹是日本单方面提出来的,中方对此一贯持"不承认、不接受"的态度和立场。
驶离繁忙的长江口,海监船距灯火璀璨的上海港越来越远,海面上渐渐平静下来,除了暖湿的海风吹、单调的海浪唱外,视野所及只剩下无边无际的黑暗。次日清晨登上甲板看日出,海水蔚蓝,天色湛蓝,仍然是海天一色。
直到接近中午时分,才看到了第一个海上平台,平台上的火炬熊熊燃烧,那是正在生产的天然气田。很快又看到了第二个、第三个,中国海监的巡逻机在平台附近盘旋巡视。
春晓油气田所在的位置被业内称为"东海西湖凹陷区域".整个作业区块占地面积2.2万平方公里,除春晓外,还包括平湖、残雪、断桥和天外天等油气田,探明的天然气储量达700亿立方米以上。中国在东海的油气勘探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95年在春晓地区试钻探成功。
2005年9月19日,位于我国东海的一个钻井平台点火成功,春晓油气田进入正式生产,日处理天然气910万立方米。当年年底,海上油气田所产天然气在宁波北仑登陆,并入城市天然气管网。
当太阳高悬头顶时,海监船终于驶近大名鼎鼎的"春晓"平台。我们看到了日本自卫队的P—3C反潜巡逻机,不停地在平台上方盘旋。随行专家介绍说,平台早在2004年就已建成,原计划2005年投产,在日方的严重干扰下,至今未能启动生产程序。
2003年5月日本提出,由于春晓气田距日中中间线仅5公里,在该地区的大规模开采会导致"吸管效应",日方利益会受到损害,要求中国停止开发。对这种小儿科式的无稽之谈,中方当然不予理睬。但自从"春晓"开钻,日本的舰船、飞机几乎天天近前窥测骚扰,至今仍无丝毫收敛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