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57
另一方面,中国的统治者却担心社会动荡。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取决于政府开支和负债的函数,但印度的经济实际上拥有一种基本上自由的市场活力,它更接近于美国和欧洲的民主市场经济。就经济学意义而言,对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增长进行比较无异于是混同苹果与橙子,然而没有几个西方观察家意识到这种差异。
事实是,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很大程度上依然奉行的是苏联式的集权模式,而印度已逐渐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中国修建路、建设城市都靠政府开支,而印度却鼓励发展“软”基础设施,如软件、生物技术、服务业等。
通过政府开支推动基础设施发展的能力与建立可持续生态系统以支持私营部门实现真正成长是两回事。中国的银行体系发挥国家财政的作用,而印度的银行体系却是多姿多彩,有数以千计的中小型私人储蓄机构为经济提供信贷。
经济学家加里·希林在访问缅因州期间向笔者表示,印度的私营部门多姿多彩,而且法律和政治制度相对自由,这使该国对中国占有巨大优势。他指出,中国经济仍属出口驱动型,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远远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和发达国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