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15
过去,当中国庞大官僚体系中的某个人发布一张新地图或对领土进行新的解读时,往往会让中国高层领导人意外。过后,主要目标之一通常是让他们得以保全颜面。
习近平上台后情况有所不同,根据很多来源的消息,按同样的在任阶段衡量,这位中国国家主席和中共中央总书记是自毛泽东以来最强势的一位。他上任不久,但他发起的反腐斗争的强度(包括将目标对准中共中央政治局甚至政治局常委的关键人物)、经济改革的雄心以及他更强势的言论都似乎表明,我们正进入一个新阶段。
这一阶段有几个值得关注的特点。首先,习近平在决策中的个人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而中国政府不遗余力地让决策过程隐蔽在外界好奇目光的视线外。与他的前任胡锦涛不同,目前还不清楚还有谁直接参与了习近平的决策过程,据各方消息,习近平在各种大小问题决策的形成和执行中都扮演着主导角色。
相比之下,胡锦涛在外交政策决定中实行一个(在国务委员戴秉国的领导下)高度制度化的程序。我们正看到中国政府各级显示出步调更为一致的协调。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连小渔船也会接到北京高层部门的指示和指令。当前一轮的挑衅并非偶然;它们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过去,很多中国问题专家将中国的行动视为“应激性强硬”,暗示北京的领导人只是在采取必要举措,回应周边国家的刺激或挑衅举动。普遍看法是,中国准备将这些存在激烈争议的问题推迟到以后解决,并满足于保持这种不清不楚的现状。如今,中国不再只是回应,而是在根据自己的计划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