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200
国家保密局贴公告接受举报
“间谍与反间谍的斗争,世界各国无一幸免,”洪源告诉北青报,中国在反间谍方面一直有所部署,“我们早就有反间谍机构,国家安全部、保密委等”,与此同时,中国也出台了《保密法》。他表示,随着间谍扩展到网络,反间谍的组织行为与立法行为也会扩展到电磁空间。
一直以来,军事秘密都被看做是核心的情报内容。“不该说的秘密不说,不该看的秘密不看,不该带的秘密不带”等十条保密守则是中国军人都掌握的话语,军人使用手机、出境等行为也受到严格限制。
中共中央军委根据该法同步修订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新条例从2011年5月开始实施。其中对网络涉军信息做了明确限制。
此外,北青报记者还查阅发现,为了应对网络泄密,国家保密局从今年4月起在网站首页长期张贴公告,凡发现在互联网上刊登、传递、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均可向国家保密局进行举报。
释疑
国外间谍主要窃取中国什么情报?
李伟向北青报介绍,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政治、军事、科技、外交、经济都是外国间谍主要窃取情报的领域。此外,也包括能源、资源和环境领域。
对于中国而言,在南海、东海问题比较紧张、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的情况下,军事情报成为这些国家主要窃取的领域。洪源则表示,任何信息都有可能是情报。“好的间谍很多都是搞软情报,”洪源说,“即便菜市场聊天也可能聊出有价值的信息。”
每年抓获多少外国对华间谍?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国防大学非战争军事行动研究中心专家说,从2000年到现在,保守估计被我们控制住的间谍行为超过200起,这还不包括主动向我方贩卖情报的。
不过洪源认为,对华间谍活动数量庞大,难以做出具体的统计。李伟也表示,“目前不掌握这个数字。”事实上有很多间谍行为是未被发现的。
窃取中国情报的间谍身份有哪些?
李伟告诉北青报记者,从事间谍活动的一般有三种人。第一种是外国驻华使馆的外交官。有些国家利用国际法赋予的外交特权与豁免,派遣外交官从事间谍犯罪活动。
第二种是以其他身份做掩护,在华秘密从事间谍活动的人。而最后一种人,则是在华策反中国公民当间谍。这一种也是最常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