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70
原编者按:近日,《党史文苑》发表文章《邓小平走出江西谪居地》。文中记述“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受到错误的冲击,被下放到江西劳动。根据毛泽东的批示,1973年2月,邓小平走出江西谪居地回到北京,重新恢复在国务院的工作。1975年,周恩来身体状况日益恶化,邓小平实际主持国务院工作,他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大张旗鼓地整顿全国各方面的工作,摘编如下。
1972年5月,周恩来被确诊为膀胱癌,他的衰弱、疲惫的身体,已不可能再事必躬亲、周致缜密地主持国务院的工作。谁能更多地分担周恩来的工作,以统筹全局,将国家由大乱治理得走向大治呢?毛泽东想到了邓小平。8月14日,他在邓小平的长信上批示,邓“应与刘少奇加以区别”。可是,由于复杂的政治原因,毛泽东的批示迟迟得不到落实。12月18日,周恩来亲自过问此事,催促政治局安排邓小平的工作。
毛泽东在听取政治局的汇报后,很快做出答复,同意恢复邓小平的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次年2月,中央通知邓小平回京。这时,他在江西已经居住了三年多。接到中央的通知后,邓小平感慨地说:“我还可以干二十年!”经受“文化大革命”的磨难,他非但没有被整垮,反而对历史的进程充满信心。在回顾这段经历时,他是那般充满感情地说:“林彪、‘四人帮’总是想把我整死,应该说,毛主席保护了我。”“我是乐观主义者,相信问题总有一天会得到解决。”“我长期在毛主席领导下工作,就我个人内心来说,对毛主席抱有希望。我相信毛主席了解我。事实证明,一九七三年他又把我接回来了,并很快委派我非常重要的任务。”
中共中央通知县团级党委,恢复邓小平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邓小平分管的工作是:参加国务院业务组工作,参加对外活动,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重大政策问题。3月29日下午,在周恩来的陪同下,毛泽东接见邓小平,看着邓小平健康敦实的身体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毛泽东十分高兴地说:“努力工作,保护身体。”
毛泽东有意将这一消息传播给媒体。4月12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宴会,欢迎由柬埔寨解放区归来的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邓小平出席宴会作陪。这是他自“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后,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与中外人士见面,这件事立刻“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德国作家乌利·费兰茨是这样记述如此惊讶难忘的情景的:
“这是……不,决不可能!”惊呆了的客人没有搞错。穿着酱色“毛式制服”的矮小老人不是别人,就是邓小平。他的制服不大合身,步伐已不够敏捷。笨重的枝形灯发出冷色的光。这位回归者还留有些被流放的迹象。当领导们集体进入人民大会堂前厅时,他走在旁边。……尽管邓站在后面,但他的出现很快传开了。外国人不知所措,中国人大为吃惊。就在宴会开始时人们发现,不是亲王而是邓成了1973年4月12日的无冕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