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43
艰苦奋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经久不衰的主题,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艰苦奋斗作为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内涵的深刻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重温毛泽东艰苦奋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不仅是对毛泽东等老一辈已故革命家的缅怀与纪念,也是对新形势下全党大兴艰苦奋斗之风的支持与推动。
毛泽东关于艰苦奋斗的思想经历了从提出、形成到发展的三个阶段。
艰苦奋斗概念的提出
早在十年内战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艰苦奋斗的概念。提出这一概念也经历了国共两党合作到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的艰苦历程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后,主要致力于制定纲领、发展组织、领导工农运动以及国共两党开展“国民革命”。这一时期,艰苦奋斗只限于队伍成员个体努力而非群体经历。波澜壮阔的大革命洪流中,毛泽东一方面致力于国共两党的宣传工作,一面着力于农民运动。1925年10月,毛泽东在《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会场日刊》发刊词中,首次使用“苦斗”一词。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著名报告中,认为“乡村中一向苦战奋斗的主要力量是贫农”。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独立领导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十年内战的艰苦岁月,特别是从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的斗争中,所处的环境非常艰苦。正是由于在革命斗争中不断积累了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才使得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时指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1929年,毛泽东在《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和《给林彪的信》中,比较频繁使用了“奋斗”这一概念。同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使用了“艰苦工作”这一词组。1935年,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抗日救国宣言》中,同时使用了这两个概念,用“历尽艰难困苦”形容二万五千里长征,要求“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大家团结,大家奋斗,以誓死的决心以对付中国人民公敌”。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首次使用了艰苦奋斗这一概念,提出:“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十五年间的艰苦奋斗,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