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军事 > 军史漫话 >

热门推荐

美军在贝鲁特遇袭:241名美军丧生汽车炸弹|||美军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90

  1983年10月23日,美国海军陆战队位于黎巴嫩贝鲁特的兵营,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瓦砾,241名军人丧生。这起事件被认为是黎巴嫩当地恐怖组织在伊朗授意下所为。此后,自杀式恐怖袭击便如幽灵般同这个超级大国如影随形。

    在新近再版的专著《观察者》中,美国军史专家肖恩·哈里斯重现了当天清晨发生的一切。该书指出,贝鲁特爆炸案令华盛顿深受刺激,遂开始运用信息技术,不遗余力地搜集和分析潜在敌对行动的蛛丝马迹。在“棱镜门”事件发酵的今天,蓦然回首的人们意识到,美国政府无孔不入的刺探和窥视,早在30年前的那个星期天就埋下了伏笔。

    美国《外交政策》网站摘录的该书相关章节内容,揭示了这种鲜为人知的联系。

凌晨5时45分许,几名早起的陆战队员发现,一辆黄色梅赛德斯-奔驰载重卡车停在营地的铁丝网外。就在人们纳闷之际,卡车突然加速并撞破了护栏。一位岗亭附近的哨兵听到身后有车呼啸而来,下意识地抄起M16自动步枪,伸手去摸弹匣。他回头望去,眼见卡车压扁岗亭,而后一头撞进了兵营的大厅。“起床!”他高声示警。“起床!”可惜为时已晚。数秒后,一团明亮的橙黄色火球晃得哨兵睁不开眼,随后,他意识到自己正在半空中“飞行”。

    不设防的军营遭飞来横祸

    那个礼拜天早上,还没等起床号吹响,格伦·多尔芬中尉就被同伴的喧闹声吵醒了。这家伙经常锻炼,体格非常结实,不过这次,25岁的他没有早起的打算--在指挥中心值班到午夜后,任何人都会期盼补休。多尔芬翻了个身,打算多躺几分钟。“但愿增援部队能在圣诞节到达。”想起自己皴裂的皮肤和凌乱的头发,他希望能赶快回国。

    多尔芬所在的第24陆战两栖小队在贝鲁特国际机场屯驻7个月,表面上是来维和,但没有丝毫成就。为了避免被视为“占领军”,他们被要求在机场南侧就地扎营,用沙袋修建起的临时碉堡,从老远的地方就能看见。由于执行的是非战斗任务,陆战队员们处于一种近似不设防的状态:碉堡不得戒备森严,只能用铁丝网围起来,子弹也不被允许上膛。

    这群美国军人所在的建筑物被命名为营登陆队总部(BLT),一至三层是宿舍,屋顶有无线电天线平台,可提供360度的全景视野。海军陆战队接手时,营登陆队总部已然伤痕累累:二至四层曾经装有玻璃窗,现在仿佛成排的断牙;弹孔拿胶合板和沙袋草草修补过;用塑料布临时搭建的屏风被风拍打得乱响;电梯井已被烧毁。尽管在黎巴嫩内战中饱受折磨,这座破旧的“野兽派怪物”依然挺立,加上位置相对便利,对美军依然有足够的吸引力。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