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军事 > 军史漫话 >

热门推荐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马克沁机枪:杀人利器横行疆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28

    正如坦克、飞机、航空母舰是二战中具有灵魂意义的武器一样,一战中的灵魂性武器是大口径火枪和机枪。坦克在一战中才仅仅神龙现首,其作用和地位在当时有很大争议。飞机也没能摆脱初上战场的稚拙。而以铁甲和巨炮为最显著特征的军舰,已随一战步入没落。潜艇则从来没有对战局发生决定性影响,不论是在一战中还是在二战中。

    如果一定要找出能与大口径火炮和机枪相匹敌的武器,那么,就只有“铁丝网和堑壕”了。正如铁丝网和堑壕构建的防御工事顶住了毁灭性的大口径火炮,而埋伏在这些防御工事后面的机枪手则像狂风扫落叶一样,将手持步枪进攻的士兵成批地送入黄泉。

1.jpg

一战中德军的一个标准7人重机枪班及配用的MG08型马克沁机枪

    因此,可以说,是大口径火炮、机枪和堑壕共同造就了停滞和胶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杀人武器惊人问世

    机枪,是在金属弹壳子弹定型之后,应速射、齐射的需要而产生的。最早的著名机枪是美国人研制的加特林机枪,其射击原理是利用一套传动机构使数支枪管绕一个公共轴转动,从而完成连续射击。加特林机枪是机械式的,枪管转动需要由人力转动摇把。而第一挺真正的机枪亦即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真正的自动武器,则是1884年诞生的马克沁机枪。

    美国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在44岁的时候研制出了第一挺马克沁机枪。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当时投身于杀人武器的研制工作仅有两年。

    马克沁1840年生于美国缅因州桑格斯维尔市,早年经历坎坷,曾经做过马车制造坊学徒、面粉加工厂工人、食品工具公司工人等。马克沁前半生基本没有涉足过武器与战争,只是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参加过地方保安部队。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1882年,马克沁被派往伦敦参与美国电气照明公司子公司的改组。当时,欧洲人正疯狂地卷进新武器发明研制热潮中。马克沁在朋友的撺掇下,组建了马克沁--韦斯顿公司,从而走上了天才的发明道路。

    在伦敦哈顿花园街57号一个小作坊里,马克沁买来一台新铣床,又自己动手制造了刀具、工具,夹具和量具等。正是在这样一个简陋的机械作坊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马克沁机枪诞生了。

    这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机枪。它的自动动作是利用火药气体能量完成的。在子弹发射的瞬间,枪机与枪管叩合,共同后坐19毫米后枪管停止,通过肘节机构进行开锁,同时枪机继续后坐,通过加速机构使枪管的部分能量传递给枪机,使其完成抽壳抛壳,从而带动供弹机构,使击发机待击,压缩复进簧,撞击缓冲器,然后在簧力作用下复进,将第二发子弹推入枪膛,闭锁,再次击发。如此反复,每秒10余次,每分钟可发射600余发子弹。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