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18
两国海军的战略:
英国的大舰队与德国的公海舰队之间的力量悬殊决定了双方的海军战略。1914年,大舰队拥有无畏舰21艘,而公海舰队只有13艘。如果算上其余大型水面舰艇如前无畏舰,战巡,装巡和普通巡洋舰,大舰队对公海舰队的优势接近2倍。这也是英国自海战史进入蒸汽时代以来一贯的战略目标,即在海军力量方面拥有比任何一个对手高两倍的优势。力量上的优势决定了英国可以在一次集中各自全部海军力量的舰队决战中稳操胜券,因此一次舰队决战对于英国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当然前提是投入决战的力量必须是英国海军的全部力量。但是对于德国来讲,与英国进行主力舰队决战是下下策。因此德国的海军战略与英国不同,在建军思路上也是以建设防御型的海军为准。德国海军战略是依靠舰队防御北海,通过其存在牵制英国的主力舰队使其不敢离开英伦三岛海域,同时以潜艇对英国主力舰队进行骚扰或是让潜艇在航路上攻击英国商船。
英方指挥官,贝蒂爵士
1914年,费希尔的心腹,皇家海军炮术专家,海军上将杰里科被任命为大舰队司令。时为海军部首席海务大臣的丘吉尔对杰里科曾有一段著名的评论,他称杰里科为“海军军官中唯一一位能够在一个下午的时间内输掉战争的人”。其实,这一评价对于杰里科来说是很不公平的,更何况在1914年临阵换帅,任命杰里科当大舰队司令的不是别人,正是丘吉尔本人。杰里科当时认为临阵换帅不利于舰队事务,建议海军部该迁他为舰队司令参谋长,但这一请求遭到了丘吉尔的拒绝。杰里科上任后,以他特有的认真,严谨,冷静及对待海军事务一丝不苟的学者个性重整海军。他是一个不喜欢让运气决定结果的人,他担任司令后立刻开始猛抓大舰队的炮击训练,迅速提高了大舰队的官兵的战斗素质。相比之下,英国海军的另一位重要领导者,海军上将贝蒂却不具备杰里科的这些品质。贝蒂在成为被丘吉尔称为“海上骑兵”的战列巡洋舰队的司令前经历了流星一般的升迁,成为了继纳尔逊后英国海军中最为年轻的海军上将。贝蒂得以迅速升迁的原因在于他在数次战斗中表现出的勇敢,以及他在伦敦的影响力,但是从治军功绩方面来讲,贝蒂并没有什么成绩,甚至从来没有在海军事务参谋部服务过,这是他与杰里科在履历上的最大区别。
贝蒂无疑是一个勇猛的海军将领,但是他治军时的过分自信以及他在海军内举世无双的名望使得他忽视了战列巡洋舰的训练。当杰里科率领大舰队风雨无阻的进行炮击训练时,贝蒂的手下们仍然陶醉在贝蒂个人的战斗精神光环下而充满自信,他们认为在贝蒂的带领下,他们是不可阻挡的。可是在后来的日德兰海战中,事实终于证明,在战列舰时代的海战中,只有训练有素的海军才是优秀的海军,战斗精神与昂扬的士气仅是其次。该战中贝蒂的战列巡洋舰队因为平时缺乏训练,除了玛丽皇后号的英勇奋战之外,其余战舰几乎毫无表现,而在战前几个月才临时被调到贝蒂战巡舰队的大舰队第5战队却表现出色。在埃文托马斯司令的率领下,由四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组成的第5战队在19000码的距离迅速测距并精准命中德弗林格号,后来又重创了冯德塔恩号,吕佐号与赛德里茨号。低调的杰里科的治军方法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但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