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军事 > 时事评论 >

热门推荐

令人惊叹!这两国在中国人眼中反差竟如此大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55


  为什么说德国能够诚实面对过去的罪行,而日本不能。8月14日,日本报纸发表题为《日本为什么输给德国?》的文章作了诠释。

  作者认为,日德差异日趋明显的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德国以德法和解为核心,主导构建了欧盟,并在其深化与扩大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相反,日本在处理与中国和韩国等重要邻国的关系时却屡屡受挫。
  虽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了“地球仪的外交”,但其中却缺少了中国和韩国这两个邻国,使这个“地球仪的外交”暗然失色。日本其实也很清楚,尽管它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并依靠美日军事同盟想在亚洲做“老大”,安倍也按照他所设想的“地球仪外交”,马不停蹄在各国跑来跑去,但往往事与愿违。

2.jpg

与之相反,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德国却正在提高其影响力。现在,德国是欧盟的“火车头”,在欧洲以及全球举足轻重。在伊朗核问题上,德国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起参加了谈判。

而在解决乌克兰危机时掌握关键的也是德国。上个月,德国总理默克尔作为8年任期内的第七次访华取得了丰硕成果。她代表的是德国利益来到中国,中国也支持德国在国际舞台以及欧盟内部发挥更大的作用。

  前不久,德国之声中文网通过网络,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沈阳和成都等城市进行了一次书面访问。调查组织者给出5、4、3、2、1五种评价态度,依次代表“很友好”、“友好”、“一般”、“对立”、“很对立”,结果被调查者打出分数的平均值是“4.2”。也就是说,他们平均的判断是两国关系是“友好”的水平。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也曾进行过“对日好感度”的调查,其结果显示,对日本有亲近感的中国人只有10%,对日本没有好感的却占了90%,比日本人对中国的好感度还低10%左右。其中,74.2%的中国民众提到日本曾经侵略中国,86.1%的提到日本未正视侵华历史和钓鱼岛问题。

  尽管这两项调查不一定全面和客观,但作为纯粹的民族感情,体现了中国人对德国的好感与对日本的反感。

  德国对的悔罪以及对华友好,得到中国人的好感是符合实际的,而日本遭到中国人的唾弃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历史之争、领土问题已吞噬了中日积累的大部分友好元素,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对日本的认识和感受,让中国人对日本的成见,进而不时发出对日本“深仇大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