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76
最近,美国媒体推出了一部新的纪录片《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How China Fooled theWorld,以下简称为《中国》),该影片里主要是谈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这几年一直还保持旺盛增长,主要原因就是靠银行驱动的大批贷款通过基础建设等大型投资来拉动。
在这过程中,不仅造成了城市住房市场的过度扩张,而且也导致了影子银行泛滥,地方政府债务高筑及整个经济蓬勃发展的假象。拍摄者以武汉这个城市近几年发展为背景,剖析了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是如何快速发展,并认为这种经济发展的方式是不健康的。
对于这部纪录片《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How China Fooled theWorld)的这样一个标题,为了吸引观众,文学色彩较浓厚。如果从这样一个角度来分析,不仅会容易引发更多的争论(或吸引眼球,也许这也是美国媒体的初衷),而且也容易把讨论的话题引申到东方与西方意识形态的争论上去,引申到中国与美国未来发展战略的争论上去。
中国地方政府依然仰仗房地产经济,单单武汉一座城市基础设施支出就与英国全国相同。
但是,从整个纪录片的内容来看,则只是讲到了一个问题,就是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所创造的经济繁荣真实不真实?中国的这种增长方式所创造的经济繁荣可不可持续?记录片的作者只能站在他的知识背景、价值取向、个人兴趣爱好等基础来架构、思考及反思这些问题。
过去10年间,中国经济总量增长3倍。
其实,这种思考与反思没有对错之分,因为,在欧美发达经济体,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非主流意见,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作出判断及表达意见。这些判断的对错完全不是制片者来决定,而是由观看者自己来体悟与判断,我看是谁也愚弄不了谁。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来评估2008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5年,中国经济到底发生了什么?中国经济的繁荣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促成的?这种经济繁荣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或这几年中国GDP内容到底是什么?
以及这样的一种增长方式可持续吗?如果不可持续,或不健康,其问题又在哪里?在这里,我们既无法用的整个欧美现代经济发展模式或西方中心论来分析,因为,其假定的条件与中国现实经济生活会相差较远;也不能局限于中国特色之理论,因为,经济生活的内在法则谁也无法违背。